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日期:2023-07-27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45064011XP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定代表

张晓东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提供就业和人才服务保障。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提供人才工作服务;提供失业保险服务;服务劳务经济发展。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西路369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晓东

开办资金

54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3.81

217.16

网上名称

重庆市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明显。一是落实“政策优先”,稳住市场主体。丰富惠企政策“工具箱”,梳理助企纾困措施“11条”,全面执行“返、补、扩、贷”人社政策,助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摆脱困境。全年,兑现政策稳定就业岗位11.6万个。二是建立“两项机制”,保障工作落实。建立专人专班负责长效机制。牵头制定《“稳住经济大盘,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抽调15名党员干部,参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明确专人分管、科室主抓、专班推进,确保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建立企业问题收集处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人社服务专员,全面收集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60余个。其中,47个一般问题当天得到解决;9个复杂问题3天内完成了解决;对4个疑难问题不搁置、不回避,报市局进行了协调解决。三是实施“四大行动,”助企纾困解难。开展惠企政策宣贯行动。编印《人社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解读》、录制人社政策视频11期,通过“永企汇”普宣、企业QQ群精准推送,人社专班点对点解读等举措,扩大就业政策惠企知晓度。开展企业用工保障行动。强化供需对接,建立107家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用工服务保障机制,架构综合招聘服务体系,通过做优现场招聘、做精校园招聘、做实网络招聘、开拓劳务协作等多元化举措,为企业推荐用工1.65万人次,其中,通过签订劳务协议和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从市外引进高校、职业院校学生900余人来永就业。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对接107家重点检测企业,动态更新企业技能需求培训清单,认定13个优质培训项目,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3256人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治行动。建立人力资源市场黑白名单,抽查人力资源机构18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7份,责令注销3家,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二)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推进。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一是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市场就业和政策性岗位就业相结合,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劳务经纪人队伍带动就业机制。推介“政府+劳务公司+劳务经纪人+重点群体”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打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已配备1160名劳务经纪人,提供各类服务12.5万人次,有效带动了重点群体就业。建立因人施策赋能提质强就业机制。对文化水平较低又急需就业的,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促其快速就业;对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实施系统性技能培训,促其稳定就业;对已掌握初级职业技能的,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促其高质量就业。全年,累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8356人,培训就业转化率61.49%,技能培训促就业能力更优成效明显。开展“两大行动”促进就业。制定《永川区2022年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实施“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专项行动,对3770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实行就业实名制动态“销号式”管理,136人纳入就业培训计划,1799人通过一对一帮扶实现就业。制定《“一生一档、一人一策”专项实名帮扶方案》,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区分就业意愿不强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两个类别,分类施策,对就业意愿不强的,组织专人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引导其就业;对就业困难的,开展针对性培训,募集企业爱心岗位,开发市场化和政策性岗位保障其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4.99%。深化兜底措施保障就业。聚焦4050人员、残疾人、脱贫人口等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3700人。开发以工济困岗位,解决公益性岗位就业到期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弱劳力192人,兜底措施稳民生作用明显。二是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持续显现。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扶持创业900人,带动就业1620人;新增市场主体1.59万户,带动就业2.15万人。三是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出台《永川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若干措施》,创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政策、平台更加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有效激发。大力开展“渝创渝新”启航计划,我区推荐的5个项目获奖并获市级创业资助金17万,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二;10个高校创业团队在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51个创业团队及个人荣获二等奖;“天工漆作”“拈花神机”两个项目进入 “互联网+”全国总决赛。实施“双创双百”创业帮扶行动,健全孵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遴选37家受孵企业,开展“创业帮扶有力度、后续扶持有深度”专项行动,将资金支持扩展到集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全链条、全过程扶持,“一企一策”解难题、办实事,助力受孵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便民利民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人社局长“走流程”活动,疏通人社服务堵点,补齐短板,压缩流程,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效率。推动川渝深层合作,实现了川渝两地人社信息“两地通”、求职招聘“一点通”、社保卡服务“就近办”。打造“15+5”便民服务圈,建成便民服务网点337个,下沉基层业务事项21个,群众服务需求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深化为“就近跑一次”。自主开发“就在永川”网络零工市场,精心打造线下“零工驿站”3个,实现雇主与零工之间“高精准匹配、初步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不打烊的灵活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收集灵活用工岗位信息4281条,服务灵活就业人员3573人次。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出行服务活动,开通“返岗复工直通车”3趟,为300余名农民工免费提供“出门进车门,下车进厂门”的精细化服务,并备齐泡面、矿泉水、口罩等应急保障物资,人社温度、家乡温暖让务工者感动满满。 (三)人才队伍支撑更为坚实。一是人才引进渠道有效拓宽。开发“情系永川”网络版人才库信息管理系统,征集入库“永川籍”在外人才信息563人,建立人才回引台账。深入推进“紧缺人才招聘校园行”活动,先后组织辖区内95家重点企业赴重庆工商大学、重庆西南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等市内高校开展专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4408个,达成就业意向1100余人。在疫情防控期间,与重庆市人才大市场合作,创新推出“云校招”、“直播送岗”活动,组织长城、雅迪等5家优质企业走进直播间,开设永川专场网上直播引才活动,整体推介永川区域优势、人才政策、企业人才需求,发布职位100余个,收到简历132份。持续保障事业单位岗位供给,考核招聘引进硕士以上学历和副高级以上职称优秀紧缺人才98人,为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人才培养工作稳步推进。广泛宣传,精心组织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百万就业见习计划等各类人才项目宣传推荐、项目申报工作。全区获重庆英才A卡高层次人才42人,重庆英才B卡556人。全年,新增“英才计划”16人,其中,我局推荐的涂天华、赵立军2人入选重庆英才·卓越工程师项目,累计入选50人,数量居全市区县前列;新增入选“鸿雁计划”3人;新增就业见习基地30家,累计137家,帮助2162人进入岗位实践。三是人才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出台《永川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服务事项。开通“96008”人才服务专线,受理转办人才服务事项,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实际问题20余项。实时受理“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职称评审、人才公寓、旅游服务等服务事项568人次。落实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川中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调动,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提升了人才获得感。精心打造并获市人力社保局批准建立了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永川市场,探索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建设发展新模式,为重庆打造“智慧重镇”“智慧名城”贡献永川智慧。 (四)失业保险功能发挥强劲。一是失业职工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力完成失业兜底保障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受影响,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失业保险稳岗政策作用发挥显著。坚持“免申即享”、“受理即审”工作模式,严格落实提高大型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摆脱困境。全面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将餐饮业、零售业等五大行业扩围至所有企业,稳岗政策惠企全面覆盖。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全年,为730名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职业培训提能力防失业成效显著。三是失业保险扩面工作基本完成。坚持把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向企业精准宣传扩面政策、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稽核、为参保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等手段,扎实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4.69万人,完成15.45万人的94.5%,超市级目标任务(90%)4.5个百分点。 (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紧密。一是健全三项机制,防止动态返贫。健全工作衔接机制。按照“摘帽不摘政策”的要求,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完善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村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机制,确保就业帮扶力度不减。目前,全区有劳动能力的7894名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就业服务全覆盖,具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实现就业4467人。健全网格员服务机制。成立由区人力社保局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的6个联系对接小组,抽调63名干部常态化下沉镇街对接落实就业扶贫,帮助解决问题341个。健全监测机制。会同区乡村振兴局,加强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持续优化农民工监测帮扶机制,通过263名调查员逐户逐人开展摸底,动态精准掌握其就业状态、就业意愿和就业需求,按需提供就业服务。二是志智双扶,增强发展动能。聚焦脱贫人口,注重思想观念引导,打通培训与就业之间的堵点,按需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69人次,提升了巩固脱贫、振兴乡村的技能水平。三是挖掘岗位,促进全员就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围绕就地就近就业开发就业岗位。帮助就近就业。积极推进农村创业和农业就业,支持区内园区、企业、扶贫车间、以工代赈和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近就业。已建成7家扶贫车间吸纳72人就近就业,其中脱贫人口30人。支持创新创业。强化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政策,鼓励外出农民工等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对正在创业或有意愿创业的脱贫人口,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帮扶等服务,优先给与创业担保贷款支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安置过渡就业。多渠道挖掘“家门口”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解决406名脱贫人口(含防返贫监测对象)就业增收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晓彤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