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2020年11月,人社部下发《关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83号),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目录,新应用目录包括95项人社领域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和65项其他民生保障领域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提出了要加快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要求。
2024年9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重庆市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4〕73号),明确了各阶段任务和居民服务一卡通推广领域。
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一卡通”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认真做好推广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工作。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便利群众生活。聚焦群众办事“多卡并行”的痛点,通过社保卡与公共服务类卡功能整合,实现“一卡通用”,将社保卡应用拓展至惠农资金发放、交通出行、水电缴费等民生领域,有效破解群众办事需持多张卡片的“冗卡”难题,切实提升群众生活便捷度。
提升服务效能。以社保卡为载体推进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打通政务服务数据壁垒。例如在医疗服务场景中,定点医疗机构可通过社保卡快速调取患者健康档案、诊疗记录等信息,推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协同效率与精准化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针对当前多部门独立发卡导致的资源分散问题,整合退役军人优待卡、惠农补贴卡、校园卡等业务功能,减少重复发卡及配套管理成本,降低财政资金投入压力,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推动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综上,《工作方案》的出台实施是破解服务堵点、优化资源供给的必然要求。
(二)可行性
技术支撑坚实可靠。依托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服务平台及电子社保卡技术体系,已形成成熟的卡片功能集成与数据互通解决方案。电子社保卡实现“码卡融合”,可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实现跨平台、跨场景应用,为多卡功能整合提供技术底座。同时,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保障信息安全与业务协同,为“一卡通”建设筑牢技术支撑体系。
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国家、重庆市级层面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一卡通”改革,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明确发展方向。浙江、海南等省份率先开展社保卡跨领域应用试点,在交通出行、文旅消费、医疗健康等场景形成可复制经验。川渝两地已构建社保卡“一卡通”地方性法规框架,为永川区推进跨区域服务协同提供政策遵循,形成上下贯通、区域联动的政策保障体系。
群众基础广泛深厚。社会保障卡已基本实现永川区常住人口全覆盖,群众认知度、信任度高。通过前期政策宣传与应用推广,电子社保卡签发率持续提升,群众对“一卡多用”服务模式接受度显著增强。依托基层服务网点与线上服务平台,可快速形成政策宣传合力,为“一卡通”全面推广奠定坚实群众基础。
综上,该方案实施具有可行性。
三、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包括工作目标、功能定位、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工作目标”对2025-2027年各年度需要达到的成效进行阐述,要求到2027年底,居民服务“一卡通”用卡环境更加完备,服务管理体系成熟完备,在各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区居民服务“一卡通”用卡功能普遍实现。第二部分“功能定位”具体描述了社保卡的政务服务、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城区服务、金融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七大”功能,分别对各项功能适用的领域、涵盖的人群进行了说明,为各部门精准辨识推广的功能和方向提供了指导。第三部分“重点任务”明确通过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梳理应用目录清单、规范发卡服务,夯实服务体系基础;优化用卡环境、拓展应用深度、培养群众用卡习惯,提升服务功能质效;创新特色应用场景,推动川渝区域协同发展,逐步实现“一卡多用、全区通用”,提升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与群众获得感。第四部分“工作要求”对组织领导、协同配合、宣传推广进行阐述,要求各成员单位凝聚共识,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定期召开例会,分析工作形势,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统筹推进“一卡通”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区各成员部门将分步骤、分阶段,稳步有序落实《工作方案》,努力拓展社会保障卡应用范围,加快搭建“一卡通”应用场景,使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在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群众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