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专项工程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日期:2022-04-11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基地

建设重点专项工程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和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根据永川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的“2235”发展思路,结合我区“5+3”支柱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调整相关内容,编制了《制造业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产业基础提质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质量品牌提档工程实施方案》等七个重点专项工程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制造业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等七个子方案构成

(一)《制造业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是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动力之源。方案提出通过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创新平台、推进一批重点新技术新产品攻关、促进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四项工作举措,落实组织领导、完善创新政策,加强政策宣贯,强化人才培养,到2025年,科技强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驱动全面深化。

(二)《制造业产业基础提质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立足我区“5+3”产业链,深入实施“链长制”,跟踪研判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链图谱,策划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通过瞄准战新产业链建链、提升支柱产业链补链、产业链协同创新强链、加强数字化赋能提链、推动企业协同发展固链、保障供应链稳定稳链,到2025年,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核心零部件制造、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企业协同配套等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各环节附加值持续提高,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实现深度融合,供应链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撑全区工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永川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三)《制造业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加快重点产业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应用,拓展融合创新应用场景,采取摸底调查、专题培训、实施改造、示范推广等方法步骤,加快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革,促进装备数控化、产线数字化、工厂智能化、产业平台化,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通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工业环保行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等具体措施,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碳达峰工作目标任务与产业结构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到2025年,全区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五)《制造业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通过一企一策方式,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大规模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国内外影响力大、行业地位领先的制造业龙头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形成领军企业辈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做强工业经济支撑,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我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提高现代制造业基地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细分行业领域的主导地位。

(六)《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落实“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深化产业融合,推动区域协调,构建产业链供应链跨省市协同机制,合力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永川制造业规模、提高永川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永川制造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支撑力。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基地基本建成,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智能家居及材料、特色消费品等支柱产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引领带动作用显著提升,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民用航空产业顺利起步,深度参与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协作,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建成3个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园区。

(七)《制造业质量品牌提档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坚定不移走质量强区、品牌强区发展道路,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高层次供给体系建设,着力深化精品制造,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实施品牌带动工程,培育一批代表永川优势产业、区域特色的商标品牌,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力争到2025年,永川制造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