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劳动人事仲裁院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6839480863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永川区劳动人事仲裁院 |
|
法定代表人 |
陈闯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劳动人事仲裁院 |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负责受理和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负责承办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管理仲裁委员会的印鉴、文件、档案;负责仲裁庭和仲裁员的联络工作。 | |||
|
住所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西路369号 | |||
|
法定代表人 |
陈闯 | |||
|
开办资金 |
34.2(万元) |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
14.5 |
12.7 |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劳动人事仲裁院 |
从业人数 |
10 |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变更事项 |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在区委、区政府和重庆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人社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人社工作要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标,以构建劳动人事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为抓手,不断提升仲裁服务质效,努力推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的公正、及时和高效。 2024年,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完成年初工作计划结案率95%、调解率60%以上的目标。区劳动人事仲裁院不断创新劳动争议处置的方式方法,认真提炼工作中的亮点工作。“多元共治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典型做法被评为市人力社保局一季度“除险固安英雄榜”;在全市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中介绍“坚持调解优先 落实多元共治 开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新格局”工作经验;与区法院合作的“总对总”工作经验由市仲裁处搜集推广;与总工会、法院联合的“一函两书”制度落实经验在人民网发表;与区委政法委提炼的“永川区探索建立劳动争议纠纷调援裁诉一体化解纷体系”被纳入区委改革办典型案例汇编。 区劳动人事仲裁院主要采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法治引领,不断规范机构建设。一是充实了办案人员。2023年底,2名专职仲裁员调任其他科室负责人,导致办案人员减少,办案压力增大,仲裁院从专职律师、劳动保障监察员中选派4人参加市人社局仲裁员培训并在培训合格后完成聘用工作,从事办案的仲裁员由8人增加至12人。采用结对帮扶互助,研究讨论疑难典型案件,共享经验做法,共同学习办案程序、文书标准、行为准则,不断规范工作流程,提升裁决水平。二是开展“家门口仲裁庭”建设,2024年全面总工会、综治中心仲裁庭,使实体仲裁庭由2个增加为4个,缓解了排庭压力,加快了案件处置进度。指派专人负责审理用工较为集中的大数据产业园和工业园区的劳动争议案件,抵近服务对象开展政策咨询、案件受理、仲裁庭审服务。2024年,在总工会、综治中心开庭428次,兼职仲裁员办案503件,有效减少了企业和群众因解决争议所耗费的精力,提升案件处理质效。三是由于案件办理压力增加,2024年初的4名书记员有3名离职,仲裁院为帮助新聘人员尽快熟悉工作,通过梳理制定了《前台及书记员工作要点》,对新聘的人员强化指导,利用日常会议开展业务学习等方式,不断增强新聘人员的工作能力,保证全年没有因人员变动和新增产生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方面的信访问题。四是不断规范劳动仲裁与人社行政执法衔接。由于编制体制改革,2024年原区人力社保行政执法支队撤销并入区劳动人事仲裁院,原执法支队的10名参公编制合并入仲裁院,仲裁院职数达到了17人,领导职数由1正1副3庭增加为1正2副4庭。目前,改革合并事项已完成财务、人事统一管理,逐步在配齐领导职数,正在试探性开展业务、党务融合工作。 (二)源头治理,靠前服务预防争议。2024年,仲裁院认真开展做好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发生。一是开展法律法规集中授课6次,重点对驾培协会、邮政快递行业、高新区企业等共计263家企业主开展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购买等政策进行宣讲。注重在年初企业集中招用员工、夏天高温天气用工时对企业加大法律宣传和走访,指导企业合法规范用工。二是整理企业常见、易疏忽的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释明企业败诉的原因,讲明正确的用工模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向企业进行精准普法,邀请个别企业法人、人事管理人员参加劳动争议案件庭审的现场观摩,起到警示和引导作用。三是完善仲裁员分片联系制度,对辖区内用工群体较大、涉案较多的企业建立“一对一”重点指导机制,利用庭审宣传、短信推送、实地走访等形式向945家企业推送人力社保政策服务包、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解答企业用工问题307个,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化解纠纷能力,避免企业因劳动争议增加成本。 (三)多元共治,凝聚合力化解矛盾。一是主动融入全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按政法委要求强化区综治中心设立的劳动维权中心力量和功能,与民商事、建设、物业、医疗等多个领域纠纷调解机构开展合作,联防联调处置争议,实现劳动争议调解、裁决、诉讼、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有效发挥了基层调解组织在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二是与人社行政执法实现信息共享、办案联动,在处置集体案件、复杂疑难案件时共同发力,现场调查,当场调解、裁决。2024年在处置“小黄鸭”等企业规模性裁员及建设领域集体欠薪案件中,两部门联动深入企业一线、工地现场,借助监察执法强制力,仲裁迅速介入,形成调解、裁决等可执行文书,快速化解劳动纠纷,帮助300余名劳动者快速维权。三是搭建法律援助平台,联合区司法局、总工会在区人社局建立援助律师工作站,实时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案前调解化解劳动争议。2024年为361名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达825.6万元。四是加强镇街、园区调解组织建设。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总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六部门共同发布《重庆市永川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镇街、高新区建立劳动争议一站式处置工作站,仲裁院会同西南政法大学专家对50名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员完成培训工作,指派专职仲裁员分片联系各镇街,为强化基层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朱虹霞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