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MB0703187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永川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王幻之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永川高新区科技创新、职教发展提供事务服务。 开展火炬计划统计;服务科技创新;完善职教体系;创新职教融合发展机制;服务职教发展公共事务;服务院校落地;服务西部职教基地日常运转;贯彻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政策等。 | |||
住所 |
重庆市永川区昌龙大道1999号1106办公室 | |||
法定代表人 |
王幻之 | |||
开办资金 |
2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0 |
200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根据《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同意永川高新区管委会调整所属有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永委编委〔2025〕39号),变更单位名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是着力提质扩容,职教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西部职教基地2024年第一次市区联席会议召开,市区联动推进西部职教基地高水平建设;出台《高水平建设西部职教基地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建设方向。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揭牌投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升格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成为全市首家公办职教本科院校;重庆文理学院新增7个硕士点,达到10个;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职业院校完成市级“双高”“双优”验收;职教师生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金奖20余项,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教师陈权获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轨道信号控制技术项目金牌,实现永川职教国际大赛金牌“零”的突破。探索“职普融通”培养模式。实施中高本分段培养人才试点,开展“3+2”“3+4”贯通项目110个,全区已开展联合培养院校共13所,占比72.2%,联合培养1万余人,其中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与重庆文理学院共建的21级“3+4”班全部升学。 二是狠抓联合体建设,职教支撑能力不断强化。制定《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搭建“1+2+6+N”组织构建,探索“条抓块统”模式,确保“政校企行研”资源有效整合。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6000万元建设重庆市永川区公共实训基地。聚集联合体建设重点任务,迭代升级职教激励政策,出台《高水平建设西部职教基地若干激励政策措施》,推动校企“双向奔赴”。组织院校深入企业30余次、500人次,校企互开“需求清单”“服务清单”400余项,达成合作60余项。推动校企共编教材20本、共育“双师型”教师200余名、共建现代产业学院23个、共研课程45门、共建专业54个,建成高端装备等10个产业链共同体、5个行业共同体、“校中厂”“厂中校”2个,示范性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实训基地36个,开展联合培养项目48个,培养学生1500人。《永川区深化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探索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新路径》入选《重庆市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典型案例(第四批)》,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服务产业发展新动能”入选重庆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三是深耕地区合作,职教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建立成渝地区职教“纽带”。深入开展成渝地区职教合作,与四川雅安、重庆彭水等8个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21项合作事项,建成各类合作平台16个,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围绕“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9所院校与20余所国外知名院校开展“3+3”“2+2”联合培养等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发建设国家职业标准53个,共建国际化课程33门,开发课程标准45个。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永川区“产城职创”模式下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9个国际化项目正式签约,西部职教基地特色职教出海品牌“长江工坊”正式成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李雨芹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