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日期:2024-08-1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736562241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定代表

陈如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推广经济作物实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振兴。 贯彻执行经济作物发展政策;调查、监测特色产业种质资源;开展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服务;培育新型经济作物产业主体;指导标准化生产和产品加工。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路651号

法定代表人

陈如寨

开办资金

50.667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14

23.86

网上名称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34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我站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面推进基地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抓好茶园提质增效。通过改造低效林等持续推进良种茶基地建设,新增良种茶基地500亩,全区茶园面积达到11.15万亩。积极引进重庆茶山竹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棠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西南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加工企业,顺利推进了3个茶产品加工厂的建设,预计建成加工车间(厂房)约4900平米,建成后预计提升加工能力200吨以上。抓好食用菌提档升级。启动了2家菌袋制作中心、14家食用菌企业配套完善菌袋生产设施、液体菌种生产设施、菌袋培养房、出菇房等环境控制设备,完成新建净化车间900㎡,改(扩)建菌袋培养室64000㎡、食用菌智能化出菇房6400㎡,新建连栋大棚44亩、钢架大棚50亩。4家企业已开展周年化生产,种植规模约1000万袋,产量提高20%,优等级菇产量提高30%,食用菌产量、质量、效益提升明显。抓好水果基地建设。以永川中荔农业公司为龙头,通过改造低效林等稳妥推进晚熟荔枝基地建设,全年新建晚熟荔枝基地1200亩,其中:朱沱镇1000亩、松溉镇200亩,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带动特色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仙龙智能养蚕工厂建成投产。投入5250万元,建成加工车间1150㎡、养蚕车间3000㎡,配套完善桑叶烘干线、饲料加工线、饲料熟化线、智能投料线等设施设备84台套。今年已试养蚕5批,实现产值500余万元。预计全年养殖20批次,产值2000余万元。初步形成集现代蚕桑农业生产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产业转化和科学研究前沿阵地。 二是推进特色产业效益提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利用,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引进新品种。蔬菜引进台秀1号秀珍菇、金秀秀珍菇、黄色银耳“Tr01”、白色银耳“Tr21”、茶树菇“古田茶1号”、“古田茶2号”、广元竹根姜、渝莲五号莲藕、柳叶旱藤菜、渝茄五号、燕白黄瓜、秋雪萝卜等10余个品种,在临江、何埂、来苏、南大街、金龙、三教等6个镇栽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5%左右,取得显著成效。水果通过新品种引进和实施品种改良,逐步调优水果品种结构,全年新引进果树品种6个,实施品种改良500亩。茶叶新引进蒙山9号优良茶树品种,种植面积200亩,发挥品种优势,克服原有部分茶树品种不耐旱、抗性弱的缺点 ,改善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推广新技术。推广设施蔬菜栽培、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嫁接育苗、绿色防控、食用菌周年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全区设施蔬菜比重达到20%,蔬菜品质、产量得到有效提升。推广液体菌种,缩短了菌丝培养时间约40%,感杂率由固体菌种的5%左右降低到1%左右,提高了菌袋成活率,产量提高了20%,品质大大提高,提升了种植效益。结合去年高温干旱受灾等情况,积极推广春茶留叶采摘技术、指导种植户恢复受灾茶园,完成养蓬护茶推广面积5万亩、茶园恢复性增长面积2万亩;推广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生产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推广面积3.5万亩。 三是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永川秀芽”“永川香珍”“黄瓜山梨”品牌为基础,通过产品认证、宣传推介、参加展会等,充分展示和宣传永川农业品牌形象。坚持“两品一标认证,走特色产业路”。全区“两品一标”经作产品总量持续增长,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2023年,新认证经作绿色食品31个,全区有效期内经作绿色食品111个、有机食品9个、地标4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5个、名特优新4个。“朱沱龙眼”入选 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重庆市永川区丹诚水果种植家庭农场生产的大雅荣获第六届“三峡杯”优质晚熟柑橘评选日系杂柑类银奖。坚持“农旅融合发展,促进致富增收”。成功举办“永川秀芽”杯川渝合作·泸永江产业带采茶大赛、永川区第七届斗茶大赛、第十届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等,通过同台竞技、甄选好茶,推进茶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赏花节、采果节等活动,发布各类水果采摘信息,促进农旅游融合发展,带动果农增收。坚持“组织参展参赛,宣传农业品牌”。借力茶业界盛会,充分展示特色优势产品,宣传“永川秀芽”茶叶品牌。组织永川茶叶企业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巴味渝珍”杯重庆市第六届斗茶大赛暨川渝茶品牌联展、西部农交会等,“云岭”牌永川秀芽夺得“巴味渝珍”杯重庆市第六届斗茶大赛绿茶组茶王和“中茶杯”茶王奖,“新胜”和“云喻”牌永川秀芽获斗茶大赛绿茶组金奖和“中茶杯”金奖,“渝云熙”和“王一哲”牌永川秀芽获得斗茶大赛绿茶组金奖。云岭公司获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推荐优秀茶产品。云岭牌永川秀芽、云升牌永川秀芽获重庆市第六届“三峡杯·十大名茶”。坚持“创新宣传推广,做响区域品牌”。通过参加茶叶论坛、名人推介宣传等茶事活动,逐步提升永川秀芽的影响力。常晓勇区长在第五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作主题演讲,全方位推介“永川秀芽”,任伯平副区长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专场推介永川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助力永川茶产业做大做强。2023年永川获评全国“特色魅力茶乡”称号,“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评估达到32.16亿元。 四是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动力。加强与农科院校交流合作,抓好技术示范、培训推广,全面提高农户技术水平,推动经作产业提质增效。开展技术服务,护航经作生产。针对水果产业,重点推广生态绿色高效栽培、黄瓜山梨病虫绿色防控、柑橘保花保果、龙眼疏花疏果等技术,开展果树技术培训会20场次,田间指导300余次,培训指导果农2200余人次。针对蔬菜产业,以绿色产品生产、认证为目标,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应用杀虫灯300余盏、沾虫板20000余张,同时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了食品安全。开展蔬菜产业面上培训10余场,培训农户500余人次。针对茶叶产业,以推广茶园修剪枝条腐熟还田技术、茶园机械化耕作管理技术为重点,对全区茶企重要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培训1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100余人。加强交流合作,助力产业发展。通过“揭榜挂帅”方式,聘请重庆市农科院、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专家4人,组成了专家组,专项负责秀珍菇提档升级技术攻关,在永川食用菌标准制定、品种繁育、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邀请山东农科院、重庆市农科院专家针对秀珍菇主导品种生产中的问题开展专场培训4次,培训技术骨干200余人次。邀请中茶所、安徽农业大学、市茶研所等茶学专家,开展西南茶区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与研讨会、黄茶加工技术培训会等,培训技术人员35人;举办永川区规范茶叶包装培训会,培训相关人员 40余人,进一步规范了茶叶产品包装行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谢怀杰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