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38345064011XP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张晓东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提供就业和人才服务保障。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提供人才工作服务;提供失业保险服务;服务劳务经济发展。 | |||
住所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西路3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晓东 | |||
开办资金 |
54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7.16 |
137.59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
1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就创工作稳进增效。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全面落实就业政策,打出组合拳,用好政策包,以环境之“优”,夯实就业之“稳”,推动发展之“进”。一是全力稳住就业“最大存量”。支持市场主体减负稳岗,为企业落实稳岗返还,发放4类就业补贴,为中小微企业落实贷款贴息,稳定就业。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增收,。持续加大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新增“以工济困”岗位,落实脱贫人口跨区域交通补助,支持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一体化推动线上“零工市场”和线下“零工驿站”与永川区智慧就业平台信息互融互通共享,基本实现就业供需“一张网”全覆盖。培育打造华茂商圈和凤凰湖夜市等,,在提供培训、场地、用工、营销等创业帮扶的基础上,兑现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全方位支持灵活就业增收。支持农民工返岗务工,组织召开2023年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收集意见50余条。聚焦农民工春节后返岗复工出行困难,组织返岗专车保障赴粤务工人员实现出家门、进车门、到厂门。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工作机制,保障农民工于春节后安全有序返岗。二是精心做大就业“最优增量”。聚焦产业就业同向扩容,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服务体系,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永川市场授牌,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提速。动态监测重点企业用工,通过劳务协议和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从市外引进职业院校学生来永就业,有效解决了长城、雅迪等重点企业缺工难题。分行业、分群体按需举办各类招聘会,收集发布岗位信息。聚焦产业培训有效联动,建立用工需求端、培育端联动机制,印发《重庆市永川区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动新职业新业态培训方向更明、路径更宽、动能更强、基础更实、质量更好,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效匹配。出台《永川区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考核评估办法》(永就发〔2023〕2号),培育运营规范、制度完备、成效显著、引领带动强劲的就业见习基地,组织青年开展见习锻炼、提升就业能力。聚焦产业创业协同发力,紧扣“永创汇”双创品牌建设,实施“双创双百”帮扶行动,遴选高成长性企业,全链条、全过程扶持,5家初创企业入选科技型企业。区内2家初创企业荣获市级“启航计划”三等资助;十里荷香作为永川返乡创业园代表在全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交流发言。聚焦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建设,举办首届泸永江职业指导技能大赛,推动川渝两地职业指导融合发展,促进两地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印发永川区《关于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的通知》,与四川自贡、内江、泸州等地携手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走进四川安岳开展“春风送真情,川渝一家亲”招聘会。聚焦“一区两群”协同发展,组织区内1重点企业携带就业岗位走进彭水县、奉节县开展招聘活动,帮助“两群”协作县解决就业问题。三是精准提升就业“最佳质量”。构建协同联动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制定印发永川区调度《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构建起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抓总、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多渠道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与国家统计局永川调查队沟通协作,以就业、失业指标为主线,深入互通双方业务指标、口径,定期参与调查队业务培训,定点收集35个调查点失业人员名单,为综合研判、科学评估全区调查失业率提供有力有效保障。构建重点群体“更优就业”服务体系,成功创建5个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村),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社区就业率达到95%以上。动态更新人力资源信息库信息,强化数据应用,制定《全区重点群体帮扶就业工作帮扶方案》,建立发现认定、动态管理、分类帮扶、跟踪回访工作机制,成立全区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指导组,包片对接23个镇街,精准开展“1131”就业帮扶。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组织专人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引导其就业,募集企业爱心岗位,开发市场化和政策性岗位保障其就业。构建重点指标赛马比拼晾晒机制,站位全区大局,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督查通报和正、反向激励制度,对就业重要指标“周调度、月通报、季晾晒、年考核”。全年,召开全区就业工作推进会,实地走访、指导镇街,有力推动了各项目标任务按序时完成。 (二)失业保障有力有为。一是失业保险政策宣讲到位。集中研读失业保险政策、归纳提炼,形成通俗易懂的解读信息,在永企汇、永川就业等平台、工作群速递至企业的基础上,召开区内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培训会,与企业骨干面对面、“零距离”地解读政策落地条件、申报程序及渠道,打通企业和民众获取政策“最后一公里”。二是失业保险扩围有效。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将不符合失业保险领取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失业农民工等纳入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三是失业保险政策落实有力。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器作用,推行“零资料、不跑路”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经办模式,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医疗待遇得到有力保障。 (三)人才工作量质齐升。一是深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深度参与2023年市国才会和逐浪奔永“人才荟”,引进各类人才,建立人才联络关系,实现了活动预期目标。发布《2023年永川区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高效实施“逐浪奔永”人才聚集工程,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共建研究生(本科)社会实践永川基地协议书》,挂牌成立人才工作联络站,召开校园专场招聘会,成功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二是高质量涵养人才“蓄水池”。布局乡村人才培育体系,申请并获批重庆市首批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区(县)创建单位。精心组织“鸿雁计划”等政策宣传和人才推荐申报工作,高层次人才总体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三是高标准落实人才服务。持续推动《永川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执行落地,对“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受理和转办的人才奖励补贴、人才公寓、免费停车等服务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以最真情感服务人才、以最优保障成就人才。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四是高位推动青年人才发展指数工作。印发《关于落实青年人才发展指数工作任务的实施意见》,对青年人才净增量、青年人才净增量增速、青年人才作用发挥、人才活动、人才服务五项指标进行分解,牵头联动镇街、部门,合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李晓彤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