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00383733988909A/2022-00046 | 发文字号: | 永大安〔2022〕50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大安街道 | 成文日期: | 2022-04-07 | 发布日期: | 2022-04-08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大安街道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应急管理 | 有效性: |
索引号: | 11500383733988909A/2022-00046 | ||||
发文字号: | 永大安〔2022〕50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大安街道 | ||||
成文日期: | 2022-04-07 | ||||
发布日期: | 2022-04-08 |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大安街道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 | 应急管理 | ||||
有效性: |
永大安〔2022〕50号
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大安街道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
通 知
各村(居)委会、街道各部门、辖区相关单位:
经街道办事处研究同意,现将《大安街道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办事处
2022年4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大安街道2022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为做好我街道防汛抗旱工作,规范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程序,科学、合理、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汛抢险和抗旱减灾,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编制原则
防汛抗旱工作实行街道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部门负责。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的原则;坚持“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抗旱”的原则;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公众参与”的原则;坚持“街道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灾”的原则。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重庆市自然灾害处置办法》《水库管理通则》的有关规定,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街道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等。
四、风险及现状分析
(一)防汛工作
1.基本情况。我街道位于永川区东部,地处长江支流,壁南河上游的九龙河。辖区内主要有九龙河、隆济溪河、白塔河等支流和两座小(一)型、六座小(二)型水库,并有箕山和云雾山两座山脉的雨水直冲入我辖区内。河流全长58.6公里,幅员面积92.4平方公里。我街道属亚热带气温气候,常年气温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300mil,主汛期在每年的5—9月,汛期有较强的暴雨和山洪发生,容易造成财产和生命安全损失等特性
2.洪水灾害特性。大安街道地处长江水系壁南河支流,洪水由暴雨形成,陡涨陡落。由于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分涵养能力较差,山高坡陡,溪河汇流快。洪水泛滥成灾,淹没农田,冲毁房屋,破坏道路桥涵,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全街道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提高对山洪灾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将防汛抢险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做好汛期重点地段、库区、河流、地灾点的巡查、排查工作。发生灾害后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尽量减少灾害损失,灾后做好受灾统计和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生产、生活、教学秩序正常。
(二)抗旱工作
由于旱涝灾害时常交替发生,各村(社区)、街道属各部门、辖区相关单位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也要作好抗旱的准备,及时分析旱情,检修抗旱设施设备,做好辖区内山坪塘、水渠、水库清淤补漏及蓄水工作,保障全街道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和大牲畜饮水。
五、组织机构
街道成立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下,统筹全街道防汛抗旱工作。具体如下:
组 长:裴渝川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吴 建 党工委副书记
成 员:何祥灿 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李文政 党政办负责人
刘正勇 应急管理办主任
周晓华 民政和社会事务办(民政)负责人
杨 凌 平安建设办主任
肖 宏 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林 洪 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唐代凯 规环办(城建)负责人
黄纯勇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
刘 雷 财政办负责人
樊桉兵 大安派出所所长
李超渝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
徐高超 庆丰水务总经理
王先均 大安规资所所长
各村(社区)党委(总支)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由何祥灿任办公室主任,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民社办(民政)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防汛抗旱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做好汛期值班安排;对汛期旱期出现的重大事件逐级上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街道属各部门要坚决服从领导小组统一调度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搞好防汛抗旱工作。
六、工作职责
(一)领导职责
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裴渝川负责全局指挥、统一部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建具体落实其他相关工作。
(二)成员单位职责
党政办:负责事件的信息汇总与报告、对外宣传、抢险物资保障、应急保障、车辆调度工作。
平安办:负责日常接访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治安事件、信息安全事件、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梳理排查,遇重大事项及时通报预警,制定具体事项处置方案,供领导小组决策参考。
派出所:负责维护事件所在地的社会秩序和治安保护工作,密切注视与事件有关的社会动态,强化对异常情报的获取、分析、研判和预警,及时发现介入,化解处置。
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收集防洪抗旱信息和数据,以及气象信息和数据,及时汇总整理、分析上报,配合党政办做好防洪抗旱应急物资的日常筹备工作。
民社办(民政):负责受灾群众救灾物资的发放和人员安置及食品安全,做到受灾群众生活有保障。
人武部:做好抢险队伍的组织召集和现场抢险工作。
大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突发事件伤员急救和根据伤者情况联系上级单位,组织实施人员救治。
庆丰水务:负责做好受灾群众安全饮水保障工作。
大安规资所:负责做好地灾点的监测及整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村(社区):负责各村(社区)防汛抗旱队伍的组建工作及辖区防洪抗旱抢险救灾工作。成立由村(社区)书记为组长,村(社区)两委成员、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民兵、党员及其他村民为成员的70人应急小分队。明确工作职责。同时,各村(社区)均至少确定1名监测人员、1名报警人员,并造花名册报送街道防汛抗旱办公室备案。具体如下:
1.发生滑坡、塌方险情时,各村(社区)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保证公路畅通。
2.各村(社区)要做好各自辖区抗旱机具检修和抗旱物资的储备工作,对山坪塘、堰渠进行防渗补漏清淤,保证抗旱用水。
3.各村(社区)要密切配合街道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服从街道统一调度和安排,及时向街道汇报发生的紧急事件和意外事件,非人为因素或万分紧急情况,不得越级汇报。
其他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以上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对工作不力、不服从安排、故意拖拉造重大影响的交纪委问责,并坚持顶格处理。
七、工作原则
(一)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相结合原则。
(二)坚持依规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严格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相关规定,责任单位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控制进行管理和处置,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态发展。街道主要领导为本辖区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负责人是本村(社区)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三)坚持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原则。建立预警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
(四)坚持内紧外松、内外有别的原则。对内要及时做好正面教育疏导工作,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对外要严格控制宣传报道范围,统一宣传口径,以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五)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街道、各村(社区)要对在工作中有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坚持以安抚情绪和解释疏导为主,及时消除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各种诱因。
(六)坚持依法处置,防止矛盾激化。各村(社区)、部门要针对事件的性质、原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置。
八、工作程序
(一)建立值班制度
街道、村(社区)要严格值班制度,确保信息24小时畅通,一旦发生灾情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街道值班室报告情况(值班室电话:49401013)。对因瞒报、迟报或漏报信息贻误处置时机,造成重大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政府值班人员、车辆驾驶员和负责安全稳定工作的同志要确保24小时通信畅通,随时掌握各方面信息,并及时上传下达。
(二)建立信息网络机制
成员单位和各村(社区)要明确1名信息员,按时收集和报送信息,并建立信息网络体系。在汛期、旱期实行日报告制度,村(社区)每日17:30前将本村(社区)汛情、旱情向值班室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汛情、旱情发展情况、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准备采取的措施、可能造成的影响等简要情况。事件情况尚未完全清楚的,须上报已掌握的情况,再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及时补充报告。
(三)应急响应机制
1.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要根据事态发展情况,立即赶赴现场靠前指挥处置,并上报区,请示指导处置。
2.相关村(社区)和部门要及时赶赴现场,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开展疏导、劝解和处置工作。
3.值班室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并随时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情况,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决定。
(四)处置措施
各工作小组成员和值班人员要利用各种渠道充分掌握事件的预警性、行动性信息,一旦发生灾情,工作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并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迅速将灾情上报区委、区政府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时启动本预案,并考虑事件可能发生的方式、规模、影响,立即拟定相应现场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态扩大。
2.对组织、煽动、唆使、挑起突发群体性事件的人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由公安机关视情予以处置。如遇人员到到永、去渝、进京集体上访,要立即组织人员及时对其进行劝返工作。
3.根据事态发展,提前准备交通工具、医疗支持和其他急需物资,为应急工作、伤员救治、善后处理提供保障。
4.对应急行动的过程进行整理记录(包括谈话记录、照相及其它相关资料),及时总结,进行归档保存,并报上级有关部门。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各村(社区)对辖区易出现山体滑坡的地段、库区随时进行巡查,要做好群众防汛抗旱宣传工作,使群众提高警惕,树立防汛抗旱意识。
(二)进一步明确责任。街道、村、社及网格成员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责任村(社区)的汛情、旱情进行早排查,落实各项防汛抗旱措施,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要分片包干负总责。
(三)强化信息反馈工作。各部门及各村(社区)要明确专人负责上报信息和灾情动态工作;各驻村指导组要深入灾区了解实情,对能化解的矛盾要及时化解,对不能及时化解的矛盾要及时上报街道,由街道向区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请求区有关部门集中力量把问题解决在街道内、解决在当地。
(四)街道、村(社区)加强值班,及时处理汛情、旱情和灾情,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及值班领导必须到岗到位。
(五)值班人员密切监视水雨情,做出预测预报,出现险情要及时报告。同时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汛期,街道值班人员必须组织各村(社区)对易发生山体滑坡地段和易被洪水袭击的村(社区)进行巡查,做到发现险情及时抢救,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