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永川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2025年)》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2-01-27


一、编制情况

按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相关要求,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2021年启动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征求了区应急管理局、区财政局、区水利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委、茶山竹海街道办事处、中山路街道办事处、双石镇人民政府、青峰镇人民政府、宝峰镇人民政府、仙龙镇人民政府、松溉镇人民政府、朱沱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意见,经数次修改完善于202111月通过专家评审,再次修改完善后,于20221月经区政府审批后印发。

二、规划范围及年限

规划期限:2021-2025年。

规划范围:整个永川区境内(包括16个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规划面积共计1576km2

三、主要内容

本规划共谋划5项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总投资约4220万元。全文共六章。第1章为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第2章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第3章为地质灾害风险与防治区划,确定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地质灾害风险分区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第4章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谋划出加强隐患识别与风险调查、完善人防与技防监测预警体系、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和加强基层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共5项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第5章为经费估算,经估算永川区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总经费约4220万元。第6章为保障措施,提出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社会保障和机制保障共5项保障措施。本规划的重点章节为第4章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以下作详细解读:

一是加强隐患识别与风险调查

建立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技术方法体系。实现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全覆盖。地质灾害排查及15万风险调查全覆盖,及时更新全区地质灾害数据库,编制完成全区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防治区划图,基本掌握我区地质灾害风险底数。开展永川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并对黄瓜山等地区的隧道工程建设区开展工程地质及稳定性综合调查评价工作,进一步查明和解决区内易发生岩溶坍塌、地表水疏干等相关工程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三查。区政府组织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每年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组织驻守地质队协助开展工作,实现地质灾害三查全区覆盖率100%。对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纳入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专业排查。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组织技术支撑队伍每年开展一次全区地质灾害专业排查工作,对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类提出处置建议,动态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

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勘察(12000)。对区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古家坳不稳定斜坡)开展11-12千勘查,查明地质灾害基本特征,掌握风险底数,根据风险评价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农村居民房前屋后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对区内高、中易发区的农村居民房前屋后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初步查明村房前屋后边坡地质灾害隐惠,开展风险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主动防灾减灾措施建议。

二是完善人防与技防监测预警体系

全面完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在已完成的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区范围内已查明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

加大专群结合GNSS监测仪器应用。在对我区重点地灾隐患点古家坳不稳定斜坡安装二级监测设备基础上,对每年新生的重要地质灾害点安装专群结合GNSS监测仪器,并接入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实现同步监测预警。

群测群防监测。在对全区已查明的51处地质灾害(古家坳不稳定斜坡已安装二级监测)及每年新生地质灾害开展技防的同时,继续做好群测群防监测。

加强智能化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应用。针对不同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质灾害种类以及地质灾害不同的变形阶段,分别建立相对应的地质灾害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充分利用和集成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连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全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智能化信息系统。并在原来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基础上,根据全区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加入精度更高的孕灾环境条件,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精度,建设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快速智能化计算模型。

三是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工程治理工程:选择威胁人口多、财产大、稳定性较差、风险等级高、不宜避险移民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同时对威胁集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集中治理,规划部署8处中小地质灾害的工程治理(其中1处正在简易治理、2处建议简易治理)。

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规划部署16处地质灾害的避险移民搬迁工程。

四是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加强对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应用和区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加强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救援队伍工作人员不低于30人,加强应急救援装备配置,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加强应急救援演练。

五是加强基层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加强片区负责人和群测群防员能力建设,保障驻守地质队员手持GPS、激光测距仪、无人机、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等基本设备配置,定期开展驻守地质队员驻守工作培训。每个镇街按防灾需求配备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1~2名),配备手持GPS、数码摄像机、对讲机、便携式计算机等常用专用设备。

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对技术支撑单位专业队伍及专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按市级要求,每年集中1-2次业务知识学习,提升专业队伍技术支撑能力。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配备排查调查、监测预警、野外工作专业设备。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人员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技术交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及经验交流会,可定期向市级申请派驻专家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指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