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政协重庆市永川区委员会第十五届第四次会议第048号意见的复函
唐兵、张川衡、张信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永川优势特色产业的意见》(第048号)收悉。经与区经信委、区农业农村委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情况及提升措施
我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主要包括茶叶、豆豉、食用菌等。目前,永川豆豉生产企业11家,其中规上6家,从业600多人,年产豆豉等调味品3万吨(其中传统毛霉性豆豉3000吨、曲霉性豆豉12000吨、调味料如火锅底料鱼调料面调料等8000吨、酱类产品如甜面酱豆瓣酱等4000吨、其它调味品3000吨),销售收入1.8亿元,年纳利税1700多万元,年均增长10%。主要品牌有永川豆豉、崔婆婆、外祖母、嘉泰、傻儿等,畅销全国各省市,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2019年,“永川豆豉”被评为重庆市重点消费品区域品牌。
2019年,永川区新建茶叶基地1万亩,基地总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7600吨;年种植食用菌1.35亿袋,产量6.8万吨;名优水果种植面积达23.4万亩,总产量16.5万吨。
围绕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快建成豆豉产业园,扩大产业规模
2018年,区政府在永川国家高新区规划了5平方公里,作为豆豉产业园,主要发展以豆豉为主导的调味品产业。目前,已建成500亩,投产食品企业5家,已引进君意食品等豆豉生产企业6家,在谈德庄等食品企业20与家。我们将会同区经信委、高新区三教产业园、板桥镇等单位,做好豆豉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建设工作,打造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一是引导鼓励豆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产业园集聚坚持集聚发展、融合互动,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优选投资运营商,描准国内食品知名龙头企业招商,带动我区以豆豉为主导的食品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建设永川豆豉原料、辅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黄豆、大豆、辣椒、花椒、生姜和油菜等种植,鼓励豆豉企业建设非转基因的有机大豆、油菜、辣椒等原材料种植基地,实现永川豆豉主要原材料的本地化种植。三是鼓励豆豉企业改变观念、更新技术,从包装、品质等方面入手,调整营销模式和产品结构,进行改进和创新,亮出品牌优势,主动开发市场;四是帮助豆豉企业与有一定的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食品加工企业嫁接,实现资源整合,更好更快地发展豆豉产业;五是加强国内食品方面高校与永川豆豉企业的技术合作,成立专家团队,对永川豆豉文化、传统工艺技术、标准、技术改造以及新产品研发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引导永川豆豉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六是鼓励永川豆豉协会建立“永川豆豉”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七是加大对”永川豆豉“品牌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推荐永川豆豉企业纳入市级重点消费品品牌培育库。八是加强人才培育。加强豆豉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对接,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通过更多渠道、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既提升企业现有工人的知识、文化和技术水平,又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现代化技术管理人才,加快企业工人转型升级;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奖励等政策,扩充豆豉产业技术和经营人才队伍。
(二)实施特色农产品质量品牌引领工程
对“永川秀芽”品牌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和统一宣传,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争创全国驰名商标。重点打造“永川香珍”“永川豆豉”“黄瓜山梨”“永川龙眼”“永川莲藕”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区域性公共品牌对产业的带动力。加大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力龙头企业引进力度,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在公共品牌建设、新品种研发及技术转化、渠道建设及市场开拓推广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扶持力度,强化认证产品的后续监管。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落实高毒农业定点经营和实名制度等,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销售试点。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重庆)推广应用。到2022年,全区国家级、市级、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品牌农产品等规模生产主体及其产品全面实现可追溯,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新兴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情况及下一步措施
近年来,永川区围绕汽摩、电子信息、消费品、智能装备、大数据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汽摩方面,初步形成了以长城汽车为龙头带动的“3+2+N”汽车产业体系;雅迪电动车电动车的落户,为重庆摩托车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的动力。消费品方面,重庆理文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卫生纸生产基地,已建成年产量100万吨牛皮箱板纸及20万吨竹浆、54万吨生活原纸生产线、10万吨成品生活纸生产线,与“永川秀芽”一起,成为全市消费品产业十大代表之一;永川木制家居、永川陶瓷也在加速崛起。永川区成功获批中德(重庆)智能产业园、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成为全市单体规模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园成为全市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一面旗帜。
围绕培育新兴优势特色产业,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
一是聚焦成渝两地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对智能装备的迫切需求,发挥埃马克、利勃海尔、SW、广数、凯宝、固高、宇航等智能装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聚上下游产业资源,壮大我区智能装备产业规模,推动永川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高质量发展。二是把握成渝地区万亿级汽车产业智能网联化、能源清洁化和轻量化转型发展机遇,鼓励长城汽车、耐德永铃、瑞悦车业等整车企业积极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培育发展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推动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紧跟5G时代步伐,补齐成渝地区智能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短板,完善我区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四是发挥理文公司龙头企业优势,强化造纸产业在成渝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发展茶叶、调味品等食品产业,积极培育高端木业产业集群,顺应轻工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坚持推行生产过程智能化,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效益,推动我区轻工产业高端化发展。五是依托中石化页岩气开采等项目,推动页岩气资源高效有序开发利用;围绕成渝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壮大我区以铝合金为代表的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适时探索发展电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实现新材料产业的不断突破,培育壮大能源及新材料产业。六是紧跟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步伐,积极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二)加强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建设全市最具规模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立体影像、数字游戏、影视动漫、互动娱乐等大数据内容产业,培育打造数字内容生产基地。扶持推动达瓦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国最大的先进影像、虚拟现实拍摄制造基地。发展影视动漫产业,充分利用孵化创作的动漫资源,建设永川动漫体验主题乐园。发展游戏开发产业,依托达瓦智能影像中心所提供的高质量动作捕捉技术,引进和培育游戏开发及制作企业。创新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升级永川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推进勾正视频、阿里服务外包、达瓦智能影像和游戏动漫、马上金融、百度自动驾驶测试等产业大数据体系建设和应用创新,打造2-3个成渝领先的产业应用创新品牌。
二是打造西部职教城。按照“产教整合、城校互动、技能为本、就业为先”的发展理念,高标准编制西部职教城总体规划,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能人才供给区、西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全国“产城校景”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打造医疗健康城。加快建设渝西应急医院、重庆血液中心永川分中心建设,规划建设重庆医学中心副中心。大力发展医疗康养服务体系,加速构建“健康核、社区环、康养链”产城融合发展区。
四是打造西部欢乐城。根据西部欢乐城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乐和乐都主题公园体验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工程,全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按照“提质、增项、补链”的思路,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乐游新业态,推进片区整体开发,完善功能配套,注重与成渝地区共建旅游联盟、旅游环线,加快建设主题游乐度假目的地。
此复函已经我委马奇富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6月4日
联 系 人:徐亚锋
联系电话:49825617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