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00383009336512R/2022-00419 | 发文字号: | 永川府办发〔2022〕114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2-12-03 | 发布日期: | 2022-12-10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永川区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实施意见 | ||||
主题分类: | 交通 | 有效性: |
索引号: | 11500383009336512R/2022-00419 | ||||
发文字号: | 永川府办发〔2022〕114号 | ||||
发布机构: | 永川区政府办公室 | ||||
成文日期: | 2022-12-03 | ||||
发布日期: | 2022-12-10 | ||||
标题: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永川区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实施意见 | ||||
主题分类: | 交通 | ||||
有效性: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永川区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高质量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经区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强市建设各项部署,紧扣永川“2235”总体发展思路,推进交通强区建设,完善“公铁水空”综合交通体系,主动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部署,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推动交通物流实现降本增效,切实发挥“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促产业”的作用,为永川建设重庆主城新区大城提供强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加快实现“2133”交通格局(即2小时昆明、1小时成都、30分钟重庆主城、30分钟相邻区县),到2025年基本实现“镇镇通高速”,基本建成“内部畅通、外部联通、枢纽贯通、服务互通”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构建“1+4+N”的物流发展体系(即以凤凰湖供应链物流枢纽为核心,港桥现代物流中心、城西商贸物流中心、三教建材物流中心、大安通用航空物流中心4大物流中心为支撑,N个乡镇物流配送站点为配套),力争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比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到12%以下,基本建成立足成渝、辐射川渝黔、具有独特功能的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二、重点任务
(一)畅通多向出永综合立体交通网。
1﹒构建“一枢纽九干线”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渝昆高铁建设,形成京昆高铁通道,强化永川与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滇中城市群的高铁联系。规划建设重庆至永川至自贡(乐山)、重庆至永川至毕节、重庆至永川至泸州(宜宾)等城际铁路,强化永川与重庆新机场以及川南、黔北地区的快速便捷联系,进而实现与贵阳、南宁、广州等中心城市的快速联系。加快推进市域(郊)铁路中心城区至永川线建设,串联重庆新机场、璧山、高新区等,远期向西延伸至荣昌、泸州等地,与城轨快线26号线、15号线互联互通,实现永川与重庆中心城区重要商圈、副中心、对外交通枢纽等重要功能节点的快速直接联系。积极谋划成渝铁路扩能改造(铁路二环线)、渝宜(宾)铁路等前期工作,形成永川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中缅通道的货运铁路双通道。(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区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新城建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2﹒构建“一环十一射”公路网络。加快江津至泸州北线、永川至璧山、永川至江津(三环高速陈食至油溪段)等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成渝高速改扩建、永川至荣昌至内江隆昌至自贡高速、永川至大足高速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强化永川与璧山、江津、荣昌、隆昌、自贡、大足等周边地区的联系,提高永川与川渝毗邻地区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水平,实现永川高速公路30分钟可达周边地区。积极协调永川至泸州高速公路延伸至宜宾,进一步丰富永川西向出渝通道,进而联系入藏、入滇和中缅大通道。统筹推进川渝毗邻干线公路网升级改造,加快实施永川至中心城区的快速物流通道建设,提升融城通道能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新城建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3﹒打造“一干一重点”航运枢纽。协助推动长江干线重庆至宜宾生态航道整治,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后,积极稳妥推进永川港区建设。大力争取永川港水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项目,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培育船舶服务与临港经济功能,推动川渝地区港航资源整合,实现永川港与江津港、泸州港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果园港的上游喂给港,形成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江海联运体系。同步完善进港铁路、公路建设,大力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将永川打造成为渝西、川东南、黔西北地区通江达海的便捷口岸。(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林业局、港桥产业促进中心)
4﹒打造区域通用航空枢纽。积极拓展大安通用机场服务功能,积极开展飞行员培训、空中巡查、防林护林等作业飞行,拓展应急救援、商务包机、空中摄影、景点观光、空中表演等民生民用功能,把永川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通用机场网络的重要节点。提前开展永川至重庆新机场的轨道交通、高等级快速路等集疏运通道规划研究,策划大安机场与重庆新机场功能和产业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新城建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大安街道办事处)
(二)畅通区内协调发展交通网。
1﹒完善内部交通物流网络。强化交通对产业、城镇、旅游的支撑,加快畅通城乡“毛细血管”,建设更多更好的“产业路”“民生路”“旅游路”“资源路”“出境路”。推动永川城区“七横七纵三环”骨干路网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骨架,强化各片区间的快速联系。持续推进城区至港桥片区南北物流通道、永师路改造等工程,提高跨组团通道服务能力。抢抓全市县乡道规划调整机遇,优化全区县乡道公路网络结构布局。实施连接区内重要城镇、经济、旅游等节点的县乡道提质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全区公路网络等级、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新城建管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三教产业促进中心、港桥产业促进中心,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打造无缝衔接的客货运枢纽系统。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永川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科学布局市域(郊)铁路永川线客运站点,着力推动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融合发展。加快完善高新区(长城汽车)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功能,积极谋划港桥园区、三教园区、永川综合保税区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逐步实现“千亿级工业园区、百万吨级货运量企业”通铁路。强化港口、铁路枢纽等配套的公路连接线建设,进一步完善进出通道,实现物流园区、客货枢纽与干线公路的快捷连通,有效解决“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力推动降本增效。(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新城建管委、永川综保区管委会﹝筹﹞、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三)构建便捷高效运输服务体系。
1﹒加快打造多样化客运服务。依托既有的干线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加密发车班次、加大停站频次。开通与泸州市、江津区等周边地区的城际公交线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公交运力结构和线网布局,结合公交客流、站点容纳能力,科学制定公交发班班次,提升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深入推动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统筹推进城乡客运站场及一体化港湾式公交站的规划建设工作。创新丰富交通旅游产品,开通至机场、铁路站、景区的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牵头单位: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区新城建管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2﹒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稳步提升铁路、水运货运量。充分利用区内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运输资源,构建“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体系。整合航运中心、铁路枢纽、陆转通道和物流基地等功能,打造多式联运枢纽,实现与陆海新通道、渝新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软硬件设施的有机衔接。打通主要物流枢纽间连接通道,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提高物流服务质效。对接重庆团结村铁路中心站,深化融入国际铁路运输通道,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能级。(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区发展改革委、永川综保区管委会﹝筹﹞、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3﹒打造永川智慧交通样板区。加快构建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感知网络,积极推动智慧高速、智慧枢纽建设。构建“五个一”架构(交通数据一平台、城市数据一个湖、地理空间一张图、智慧运营一中心、多元服务一个端)的城市交通大脑,建设智慧公安交管、智慧交通运输、智慧出行服务、自动驾驶示范等四大板块的业务应用,全力打造全国首个L4级“西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与示范应用基地”,推广应用无人驾驶公交车、网约车,提升智慧出行服务水平。加快交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开展车城协同场景示范。(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新城建管委;责任单位:区公安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大数据发展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
(四)构建完备物流体系。
1﹒推进“1+4+N”空间布局。全力建设“1”大物流枢纽。依托凤凰湖产业园交通和区位基础、抓住永川综合保税区建设契机,形成以保税物流为特色、多式联运为支撑的供应链物流枢纽,服务渝西地区专业性和生产性物流需求,带动周边物资在永川集聚分拨。重点建设“4”大物流中心。推进港桥现代物流中心、三教建材物流中心、城西商贸物流中心、大安通用航空物流中心建设。明确各物流园区职能分工,加强园区内部道路体系、园区对外物流通道建设,积极推进物流仓储设施、集散设施建设。健全完善“N”个乡镇物流配送站点,推动形成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节点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畅通城乡物资实现双向流动的渠道。(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2﹒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充分发挥永川可融入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的区位优势,利用好永川综合保税区、永川国家高新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培育壮大保税物流。抢抓永川综合保税区建成机遇,加快建设铁路口岸,以此为依托培育发展国际分拨配送、国际集拼中转、保税仓储等保税物流服务,打造西部知名的保税物流服务基地。依托长江水道、成渝铁路、渝昆铁路、成渝高速等物流通道,加大与长江沿线、铁路沿线、公路沿线大型物流枢纽的合作,多维融入国际物流运输网络。鼓励建设服务于保税物流供需信息对接、物流贸易一体化发展的保税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保税物流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畅通保税物流信息通道。(牵头单位:永川综保区管委会﹝筹﹞;责任单位:区商务委、永川海关)
3﹒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打造智慧物流平台,整合多方物流资源,促进降本增效。依托智慧物流平台构建物流供需匹配、智慧仓储管理、物流园区管理、多式联运管理、智慧决策等功能模块,面向政府、运输企业、货主等多方物流主体,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4﹒升级发展冷链物流。紧抓生鲜农产品、医药等冷链市场扩张的发展机遇,升级发展冷链物流。构建集农副食品、医疗药物等冷藏加工、物流配送、贸易流通为一体的冷链物流集散地。统筹推进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1+3+N”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即1个吉之汇区域冷链物流中心,中山路、胜利路、南大街共3个城市次级配送站,N个末端配送节点。(牵头单位:区商务委;责任单位:中山路街道办事处、胜利路街道办事处、南大街街道办事处)
(五)推进绿色安全发展。
1﹒推广发展绿色交通物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和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完成营运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任务,推广应用新能源交通工具、交通物流重要节能低碳技术及产品。在物流包装环节,鼓励企业使用生物降解胶带、循环帆布袋、可降解包装袋等绿色包装。在物流仓储环节,通过给予财政补贴,鼓励企业使用绿色节能电器设备,减少仓储环节的能源消耗。在物流运输环节,合理布局物流配送节点,鼓励物流企业使用节能运输工具和清洁燃料。持续推动建设“绿色公路”“绿色航运”,加快充电桩规划建设,持续巩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强化资源集约利用,促进交通物流绿色发展。(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
2﹒提升交通物流安全保障水平。加强交通物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监管,健全全过程、全方位、精细化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提升交通物流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推进交通物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建设应急救援基地2处,持续保障公路安防设施技术状况良好,危旧桥改造25座,提高交通物流安全应急保障能力。(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永川高新区管委会、港桥产业促进中心、三教产业促进中心,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保障措施
(一)协调组织推进。区交通局和区商务委牵头,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公安局、区经济信息委等部门配合,建立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永川区打造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工作。强化部门职能职责和镇街属地责任,推动落实各项任务。结合《永川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永川区“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建设项目的牵头单位及时间节点,有序落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督查考核,确保打造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公安局、区经济信息委)
(二)加强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面落实国家层面和市级层面对交通物流行业的各项扶持政策,为区域交通物流发展和项目建设争取更多的政策保障。保障规划建设推进工作经费,将交通物流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出台促进交通物流行业发展的专项政策,为交通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土地、财税、资金、用水用电、运输通行等方面的优惠,为交通物流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财政局)
(三)拓展投融资渠道。联合周边积极争取国家及市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在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资金补助基础上,加大区级对交通物流项目配套资金的投入。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政府主导、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区级资金、资源、资产的统筹和管理,发挥资金合力和放大效益。鼓励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四)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为区域交通物流发展构筑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激励力度,引进一批交通物流领域高端人才。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和培训,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与理念,加速提升交通物流人才队伍水平。鼓励区内的高职院校设置现代物流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交通物流专业人才。加强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联合合作,切实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交通物流教育实训基地,强化现代物流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培养。(牵头单位:区交通局、区商务委;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