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工作,特别强调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2022年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渝府办发〔2022〕23号),以下简称《“专精特新”行动计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初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深入贯彻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一三五”总体发展思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支撑作用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经信委牵头起草了《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安排财政奖补资金,引导全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重庆市永川区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二、起草过程
2023年2月以来,区经信委通过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并借鉴了其他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积极推进《措施》起草相关工作,征求了科技、财政、规资、市场监管及各产业园区等相关单位意见。
三、主要内容
《措施》一共7条,对涉及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不同方面分别给予相应资金支持。
第一条是支持企业梯度培育发展。对新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首次获评“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二条是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对企业获评国家和市级创新平台后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
第三条是支持企业绿色化转型。对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市级绿色工厂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四条是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对企业获得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五条是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对获得国家级数字化转型领域试点示范企业和市级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数字化转型领域试点示范项目,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
第六条是支持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对经认定的未来工厂、工业产业大脑项目,给予企业奖补。
第七条是支持企业提升亩均效益。对闲置用地开发建设成为标准厂房的,支持企业的工业物业产权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登记和转让。对企业追加投资,将闲置用地、闲置厂房用于自身扩大生产规模的,安排产业发展基金“一事一议”给予奖补。
四、名词解释
1.“专精特新”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特征,长期专注细分市场、创新实力较强、配套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相关评定以市经济信息委每年发布通知为准。
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发展特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关评定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市经济信息委每年发布通知为准。
3.绿色工厂:指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加快创建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
4.产业大脑:指聚焦特色制造业细分行业,构建形成“数据汇聚—智能计算—能力生成—赋能服务”一体的AI大模型。
5.未来工厂:指围绕未来发展战略和产业变革趋势,全面应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破除消费、生产、服务边界壁垒,以模型和数据驱动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变革,持续追求价值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现代化新型组织。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2月26日
政策原文: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