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一、编制依据及过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依据《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我区与重庆市江津区、四川省泸州市共同编制了《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主要内容
《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2.7万字,分为10章,37节。提出了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了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发展基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总体要求。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基本原则共四个:一是融合为要,优势互补;二是发展为本,沿江组团;三是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四是创新为源,赋能为要。
战略定位四个,分别是:川渝滇黔结合部经济中心、成渝“双核”重要功能配套区、成渝地区南向开放合作门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发展目标分六个部分,互联互通水平提升、产业协作成效明显、生态文明扎实推进、开放门户功能凸显、公共服务功能显现、融合发展机制完善。
第三章,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明确了推动泸永江融合发展建设构建“一区两带三组团”的发展格局。“一区”指的是共建泸永江融合发展核心区;“两带”指的是沿江绿色发展带、沿高铁创新发展带;“三组团”指的是泸州组团、永川组团、江津组团。
第四章,构建内联外畅的基础设施。统筹域内和域外、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坚持战略引领、适度超前,构建集约高效、经济惠民、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融合发展的支撑保障。
第五章, 协同推进现代产业共兴共荣。共同面向市场、整合共有资源、塑造共同品牌,强化统筹协同和创新驱动,发掘区域优势,对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分工格局,联合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链群,合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带,协同建立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六章,共营蓝绿交织的优美生态环境。以共保长江一江清水为核心,以农业生态和森林生态为本底,突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和修复,共同加强跨界污染治理,共同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合力建设蓝绿交织、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长江上游美丽绿色家园。
第七章,共筑内外互促的开放合作格局。发挥长江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充分放大开放平台的联动效应,合力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共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增强泸永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八章,共享便利高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围绕建设长江上游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推动联动对接、协同共享、提标扩面,提升人民群众在融合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九章,共推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区域融合发展制度创新,探索跨行政区产业合作园区协同开发建设运营模式,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和要素流动机制,为区域融合发展增强动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发展重大功能平台提供示范。
第十章,强化保障措施。从工作机制、指导支持、督促落实三个方面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党对泸永江融合发展的领导,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确保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