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解读

日期:2020-08-24

近日,经区政府第116次常务会,第143次常委会研究决定,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永川区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为方便社会公众全面了解有关政策,现作如下解读: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性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9〕121号),根据《永川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工作要求,结合永川实际,充分发挥我区在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医疗健康、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将永川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主要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内容。

(一) 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

2. 基本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发挥优势,特色发展;产业联动,融合创新;品质提升,引领消费。

3.发展目标。到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0亿元,旅游收入达到220亿元,成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亿元,旅游收入达到280亿元,成为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二)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提出了构成区域性购物、美食、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医养和会展等八大消费高地。

1. 建设区域性购物消费高地。一是打造区域性消费商圈。形成集聚发展的“三圈两区”空间格局(三圈指渝西广场、人民广场和万达广场,两区指兴龙湖中央商务区(CBD)、旺龙湖公园片区)。二是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培育“永川里”、华茂中心等新地标,壮大名豪、棠城公园、华创等特色夜市;推进协信长乐坊建设,打造“永川老字号特色商品街”。三是打造专业市场集群。推动商贸城、吉之汇、红星·美凯龙等专业市场升级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木业高新产业园、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纵达国际汽车贸易城、医疗产品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四是打造知名品牌集聚地。重点围绕“高端化、个性化、特色化”,引进如餐饮、服装、化妆品等知名快消品牌店和5G、VR、电竞等信息消费、体验式消费产业。五是培育“永川造”品牌。以长城汽车、理文纸业、东鹏陶瓷为先锋,打造永川造工业名片。做强“永川秀芽”“永川香珍”“永川龙眼”“永川红”等农产品品牌。六是创新转型零售业。发展智慧零售、无人零售,培育品牌连锁便利店,创建万达、华茂等绿色商场。鼓励在线“逛街”体验式服务,推广“无接触”配送模式。

2. 建设区域性美食消费高地。充分挖掘“茶竹宴”“豆豉宴”“荷香宴”等永川地方美食文化,推出“一镇一菜”;引进国内外品牌餐饮;通过各项大赛活动,推出一批名吃、名店、名厨,引导餐饮企业延长服务时间,开办“网上餐厅”,做大餐饮市场。

3. 建设区域性旅游消费高地。一是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中国西部欢乐城、茶山竹海、永川博物馆等一批精品景区,推进田园牧歌、禅道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从景点全面性、游玩性、交通便利性和住宿多样性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办好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五间西瓜节等节事活动;创新开展数字营销和事件营销。

4. 建设区域性教育消费高地。利用职教优势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契机,实施职教发展“七大工程”,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能人才供给区、西部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全国“产城校景”融合发展示范区。

5. 建设区域性文化消费高地。一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价值。二是传承振兴老字号。三是打造演绎文创。四是推广“永川文化”。

6. 建设区域性体育消费高地。一是提升特色体育消费。二是积极承办国际国内赛事。奠定我区“双城经济圈”赛事中心地位。

7. 建设区域性医养消费高地。一是提升特色康养消费。二是提升特色家政服务消费。

8. 建设区域性会展消费高地。一是培育引进品牌展会。二是打造特色消费节庆活动。

(三)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环境配套和提升服务质量等五方面作出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