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137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6-10

永农委函〔2025157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137

提案答复的函

刘孙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立体生态种养业,创建特色农业品牌的建议》(第163-137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稻渔、猪沼菜、秸秆再利用等立体生态种养业发展模式,产业规模达30万亩,产值3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成效初显。

一、科学谋划,构建立体生态种养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茶叶、果蔬、晚熟龙眼等特色产业,结合永川实际,在全区内构建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一是立体循环种养业发展模式。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沼液为纽带,种植业、养殖业就近结合,主要推广菜(果)花椒(藤菜、牧草)种养循环模式,具体在何埂、五间、金龙等镇所在的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和九龙河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卫星湖南华村等区域,依托正大种猪场尚泰生态农业公司、永川区甯心肉牛专业合作社等生态养殖场,和叠翠农业等农业企业及种植大户,发展立体种养循环产业。二是立体复合种养业发展模式,以利用生物习性,合理搭配,形成多层次生物结构,主要发展肉鸽鱼(虾、鸭、蛙)模式,利用宝峰、来苏、仙龙现有优势,带动全区+”发展面积5.5万余亩。三是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以农副产品废弃物的加工处理利用为核心,主要模式为(高粱、玉米等)秸秆食用菌食用菌渣有机肥茶叶(果蔬、高粱、玉米等)生物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具体在何埂、五间、大安、青峰等相关区域,依托重庆稀硒青贮饲料农业公司、重庆菌易、蕊福农等食用菌生产业主、各茶叶企业、重庆科名生物公司等有机肥生产企业,延长农业废弃物再利用产业链。四是林下立体经济发展模式。利用黄瓜山梨、朱沱龙眼等经果林大力发展生态禽类养殖,年出栏鸡鸭鹅等家禽190余万只。

二、出台政策,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我区积极争取财政涉农资金3400余万元,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区)推进项目,以粪污处理为核心,促进全区297个规模化养殖场发展菜(果)花椒(藤菜、牧草)种养循环;2022年以来,累计争取资金650万元,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区)建设,及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培育秸秆肥料化企业2家、基料化企业3家,秸秆收储经纪人10个,累计开展秸秆还田利用示范15万余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2%以上。另外,加强科学论证,累计争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资金200万元,在来苏、仙龙、板桥等地建设示范基地3个,示范面积4000亩,辐射带动发展5.5万亩。

三、典型推广,打造立体生态农业绿色品牌

十四五以来,我区重点推广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青贮复合饲料资源化利用,设施农业研发创新节能环保,稻渔综合种养、稻油轮作提质增效的示范引领。如典型推广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石笋山生态农业公司,种(猕猴桃等特色水果、茶、畜草)、养(猪、梅花鹿、鱼)、加(茶叶、鹿血酒、果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金玖农业公司鱼菜(果)共生;华辰农业公司十里荷香田园综合体模式等。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达110个,有机食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7个,名特优新4个,最佳绿色食品4个,最美绿色食品企业7个,培育一批永川豆豉永川秀芽”“永川香珍朱沱晚熟龙眼来苏稻虾星湖乳鱼仙龙富硒大米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永川豆豉”“永川秀芽成功入选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评估达34.32亿元。

下一步,我委将统筹利用好现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着力补齐立体农业发展链条,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模式引领作用,让永川农业品牌叫得更响。

此复函已经赵维领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522

联 系 人:邓清梅

联系电话:023-49850026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