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6-10

永农委函〔2025155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130

提案答复的函

唐承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靓石笋山生态循环农业,助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第163-130号)收悉,经与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不断完善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茶叶、果蔬、生猪等产业,结合永川实际,利用中央新型农业主体培育资金,持续扶持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主要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升级、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网和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的设施设备,2025年拟投资250万元,扶持20家以上。作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的石笋山生态农业公司,今年拟补助财政资金72.3万元,开展700亩生态茶园绿色高产高效种植示范,主要示范绿色防控和有机肥高效施肥管理等内容。另外,华系田园猪集成示范与应用项目落地石笋山,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和重庆国科高科技集团公司拟建设10套用于项目示范的华系田园猪舍,进一步升级石笋山生猪养殖业的基础设施。

二、完善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链条

去年以来,我区利用创建生态农场的契机,指导石笋山生态农业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建设无废茶园管理体系,实行垃圾清理、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等举措,大力推进秸秆(畜禽粪便)有机肥茶叶(果蔬)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模式、种(猕猴桃等特色水果、茶、畜草)、养(猪、梅花鹿、鱼)、加(茶叶、鹿血酒、果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农业观光农耕文化民宿研学经济等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养殖业、种植业、休闲农业真正形成生态循环链,今年一季度,石笋山营业额已达971.4万元,同比增速8.89%。目前,石笋山茶园成功培育出云阖牌永川秀芽品牌,已创建为区级无废茶园,同时申报市级生态农场认定,正在等待组织专家评审。

三、强化重点农业企业的用地保障

在石笋山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设施用地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申请设施农用地予以保障。如果永久占地建设的项目,在三区三线用途管控要求下,符合村庄规划的,按照扶持农村一二三产业政策,满足相关要求,并落实占补平衡费用后,向市人民政府申报,可以申请给予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保障。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指导镇街按需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通过村庄规划调整入库备案等工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保障农村宅基地、公共服务设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落地。何埂镇石笋山村于2024年编制了全域全要素村庄规划,并获区政府批复(永川府〔202436号)。

四、加强石笋山宣传推介

石笋山生态农业公司作为生态循环农业新样板,充分利用大屏幕、广播、标牌、墙报等宣传方式,积极开展游购娱一体特色活动,邀请融媒体平台现场采风宣传,组织开展采茶比赛、实践教育、研学活动,引导社会全员参与。区文化旅游委优化策划了茶香绕心间三日游及乡村慢时光三日游等主题线路产品,将石笋山景区、伴山茶宿、茶文化体验活动纳入其中;推出一年一度的春游赏花季和夏秋采果季宣传,高水平举办两年一届的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将石笋山作为重要乡村旅游目的地或子活动举办地进行宣传推介。近期,组织了区内旅行社对包括石笋山在内的A级景区进行踩点串联,将茶厂、农副产品展示区、半山茶宿、梅花鹿基地、水果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点位纳入石笋山旅游线路,鼓励旅行社对游客进行推介。另外,已连续几年将石笋山旅游开发推荐为市级和区级重点项目,指导其完善设施和产品。

下一步,我委将协同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文旅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升级基础设施,补齐链条短板,强化用地保障,将石笋山作为全区农文旅标杆进行打造,推动产业、产品、环境、文化深度融合,开辟出生态循环农业新赛道,助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此复函已经赵维领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522

联 系 人:邓清梅

联系电话:023-49850026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