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223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6-10

永农委函〔2025152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223

提案答复的函

民进永川区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和解决我区农村环境整治5方面问题的建议》(第165-223号)收悉。经与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区林业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以乡村道路为主体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道路的建设、绿化、管护是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区交通运输委按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各镇街开展农村公路绿化设计工作时应结合道路沿线特征、自然环境,合理确定绿化地点、范围和树种,促进公路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融为一体。同时,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永川府发〔201833号),明确各镇街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管理养护范围和养护资金补助标准等内容,各镇街按照建成一条路、养护一条路、美化一条路要求,抓好农村公路适宜路段绿化建设提升工作,定期开展公路绿化管护,做到绿化与美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打造农村公路亮丽风景线。区林业局以楠木行动助推道路绿化,自2016年起,每年免费发放楠木苗用于全区造林绿化及镇街四旁绿化,截至目前已在全区免费发放23年生楠木苗木350余万株,在三教、来苏、临江等镇均建有楠木大道。并牵头编制《重庆市永川区楠木应用绿化技术导则》,对楠木于道路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规范。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公路沿线绿化总体设计,科学推进美丽农村路建设,持续开展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不断美化农村公路路域环境。

二、以数字建设为平台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深化综治(联调)中心网格化智能化治理体系,定制开发社会治理云网工程智能应用系统,强化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打造智慧网格云图、平安永川APP、网格微连心小程序、云上共享出庭(调解)室、群防智治视频监控等智能化应用场景,推动云上出庭、巡逻、调解、普法等多跨场景一网融合、协同应用。依托数字永川建设、基层智治系统,推进互联网+政务向农村延伸,从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角度丰富数字治理应用场景。突出实用、好用、管用原则,推行小院家试点示范建设,集合现有视频设备、群众手机端 ,集成党务、村务、财务、事务、惠民政策、惠民资金、乡风民俗、法律普及、经济发展以及视频监控等,引导群众参与互动使用,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热情,进一步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能力。

三、以检查督导为抓手进一步净化农村人居环境

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先手棋,统筹部署、有序推进。印发《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开展2025年村庄清洁行动及五清理一活动的通知》(永农委发〔202587号),以村庄清洁行动”“五清理一活动为平台,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检查督导,以季度为单位,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暗访督查,重点查找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张贴乱悬挂等突出问题,全区23个镇街207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走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纠治。强化部门合力,协同区城市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将农村地区广告(招贴)整治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对破损、低俗、影响农村风貌的广告(招贴)进行集中清理,并就相关要求进行宣传讲解,引导群众自觉抵制。

四、以群众参与为目的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着眼合规建管关键环节,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就是形成乡村建设工作合力。通过乡村建设工作专班,季督导、月调度、双周例会,整合规资、住建、交通、林业、水利等部门力量,打捆使用项目资金、协调解决用地、破解历史遗留问题等,高效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就是要做好村规划。秉承因地制宜原则,立足村庄文脉传承,系统梳理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空间肌理等在地资源,以文化叙事赋能规划编制,打造彰显地域特色、赓续乡愁记忆的乡村振兴样本。,就是要发动村民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建立项目竞争性遴选机制,同步构建村民全过程参与机制,充分调动村民主体积极性,通过投工投劳、质量监督、民主评议等方式,实现项目建设群众唱主角的良性互动,形成共建共治格局。,就是建好自治管理机制。建立项目运营维护与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制定《村级公共设施管护章程》、组建村民管护志愿队、推行积分制+”管护考评等方式,推动从政府包办向村民自治转型,形成自己的事自己管责任体系,实现代民作主让民作主的深层转变。目前该机制已经在来苏镇、宝峰镇等镇街成功试点,正面向全区推广。

五、以移风易俗为阵地进一步提振乡风文明

发挥乡村文化的塑形铸魂作用和成风化俗功能,引领文明善治新风尚。通过村民大会、院坝会、走访等方式深入发动群众,吸纳群众意见建议,丰富参与渠道,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弘扬守望相助、孝亲教贤、克勤克俭等优良传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五间耕读传家”“板桥好人等一批独具地域特征的乡村文明品牌已经逐渐成熟。目前,全区已经建立起村居文明实践站2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039个,同时对部分镇村两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提档升级,增设了部分功能室和老年文化活动室,配置了图书、报刊、棋等设施设备,充分利用废弃工业厂房、闲置房屋建成胜利路石油人博物馆、红炉红色记忆馆、昌州路社区乡情陈列馆3个,传递公序良俗、倡导乡风文明的阵地进一步夯实。

此复函已经赵维领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522

联 系 人:邓清梅

联系电话:023-49850026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