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219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6-10

永农委函〔2025143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219

提案答复的函

刘碧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庆地方应用型高校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经与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是关键一步,人力资源队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我区丰富的职教资源,可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才规模

一是推进产业扶贫模式形成。我区在重庆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分别成立永川茶叶、食用菌、果树、生态渔等推广示范团队,团队主要成员为高级职称以上,为全区提供生产、培训、经营、管理、信息、咨询等服务,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熟化集成和转化推广工作。通过实施精准扶贫,2024年共计利用产业奖补资金1391万元,惠及6196户农户。二是大力发展一主两辅优势产业。通过整合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培育壮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2024年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307.96万元,占比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2.48%,做强茶叶、食用菌、果蔬一主两辅三大优势产业。茶叶产业获全国特色魅力茶乡、中国茶叶优势产区称号,永川秀芽品牌价值评估达32.16亿元。食用菌产业栽培量达到1.46亿袋,产量7.2万吨,产值8.3亿元。秀珍菇实现周年化生产,产量占重庆本地市场的70%左右。果蔬产业水果种植面积24.22万亩,总产量达17.4万吨,总产值7亿元。通过夏钦友教授团队,在永建成重庆首个现代化蚕桑产业园,实现365天全周期智能化养蚕,预计5年内总产值可达3亿元。三是开展专家服务基层行动。邀请重庆文理学院等35名专家深入来苏观音井村、南大街代家店村、何埂石笋山和联盟村,开展水稻、生姜等农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农耕文化挖掘帮扶活动27次,为基层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技术指导和有力支持。

二、以教育培训提高乡村人才素质

一是承担职业教育培训。区教委积极协调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农业机械化学校等院校,针对优秀农村青年和新增劳动力,创新推行送教下乡”“定向培养等模式,助力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系统化职业教育,着力培育复合型乡土科技人才。同时,深入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指导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致力于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其中,畜牧、农机、农村电商等特色培训项目已被纳入市农业农村委乡村振兴培训计划,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区农业农村委每年定期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工作,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1266人。同时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育认定工作,累计认定奖补致富带头人243名。三是深化科技服务指导。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探索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团队,健全教师驻村、社对口联系服务制度,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在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服务。组织8所涉农职教院校与松溉、卫星湖等6个镇街共建,打造晚熟桂圆、绿色花椒、科学养猪、淡水养鱼等基地10余个。

三、以人才培养优化乡村人才结构

一是加强涉农专业优化建设。区教委着眼服务区域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引导职业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开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茶叶生产与加工、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9个。其中,重庆文理学院设置的园林专业入选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立项建设名单。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出台的职教激励政策24,将现代农业相关专业纳入特色专业补贴范围。二是强化留育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办学优势,实施乡村全科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毕业学生赴基层工作常态化机制,鼓励毕业生报考三支一扶”“本土人才等项目,目前第一期实验班学员5人赴基层就业。

四、以环境改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一是助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近三年,我区累计投入资金超1.3亿元,对五间、宝峰、卫星湖、仙龙、朱沱、双石、来苏等23个镇街实施巴蜀美丽庭院、农房风貌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等,全区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个、示范村6个;择优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5个、达标村97个;评选美丽庭院、院落个数1076余个,评选清洁农户5.1万户;建立村居文明实践站2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039个,全区行政村积分制、清单制、院落制覆盖率达100%,建设村便民服务大院、优化乡村书院、美化农家庭院,构建起完备、高效的文明乡风培育体系。二是助力乡村公共服务改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建设工程,村民小组通达率、镇村通客车率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全区场镇和重点乡村景区5G信号覆盖率超95%,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82%,快递进村覆盖率100%。深入实施卫生人才县聘乡用,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困境,基层诊疗水平显著提升。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三级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农村初中学校寄宿制全覆盖,综合运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空间,延伸四点半课堂至乡村。全面推进村级养老互助点建设,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三是共建乡村人才服务机制。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完善人才政策,聚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积极吸纳在永高校专家建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细化操作路径、申报时间、兑现程序和实施单位等,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服务等全链条全周期的人才政策体系,全年兑现人才政策补助资金近2000万元。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委将与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永川高新区管委会协同发力,持续加强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助推乡村全面人才振兴。

此复函已经赵维领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522

联 系 人:邓清梅

联系电话:023-49850026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