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136号 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5-29 来源:区教委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136

提案答复的函

黄基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内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议》(第165-136号)收悉。经区教委与相关部门研究办理,结合我区校园实际情况和管理现状,现答复如下:

校园交通安全是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的重点。您提出的“通道建设”“宣传教育”“管理机制”“周边治理”“消除隐患”的建议,与我委前期印发的《重庆市永川区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重点高度契合。目前已开展以下工作。202311月,印发实施方案,对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召开全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将交通安全管理纳入校园安全日常工作,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指导学校制定细化“一校一策”方案,并限期推进落实到位。

一、关于“加快推动人车分离通道”的建议

一是要求学校步行出入口与机动车出入口应在空间或时间上分开设置,“错时错峰”出行的方式,有效避免人车混流。二是校园内部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将步行通道与车行道路分开设置,学生活动区域与机动车通行、停放区域实现空间分隔。具备条件的,根据师生日常活动、学习、办公的主要交通流线,在功能区进出口设置隔离墩、隔离护栏、阻车桩等物理隔离设施,严禁机动车驶入。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的,原则上禁止在校园内停放机动车。

二、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加强校园周边交通治理”的建议

一是区教委督促指导学校利用“1530”宣传教育机制,在上下学期间通过校园广播、校门口喇叭、LED、宣传栏等多样化的形式,定期向学生和家长以及行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二是上放学期间学校主要负责人在校门处接送学生,组织家长、教师、校园保安等参与交通疏导和劝导活动,协助“护学岗”的民警、交警维护校门口交通秩序,同时培养周边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交通安全意识。三是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交通部门,维护良好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强化对超员、超速、病车上路等现象的重点整治,加强上放学高峰时段校园周边道路面巡逻和视频巡查力度,及时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减少师生出行风险。会同财政等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等交通设施按照国标或行业标准开展排查整治

三、关于“持续巩固管理成效,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将校园交通安全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学校出现交通责任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深化部门协作。与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开展“交警进校园”活动21场,约师生1.2万人次参加宣传教育活动,深受教育。三是调整优化公交线路,研究添设定制公交班次,联合公安、城管、公交公司到校园周边对现有公交路线实地调研,量身打造定制公交专用车,为师生提供定制服务,减少校园周边交通压力。在文昌中学等拥堵重点区域协调公交公司开通定制公交,专门服务上放学的学生和家长接送。

四、关于“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的建议

一是学校积极协助区道安办、区交委、区城市管理局、相关镇街等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完善校园及周边交通标识标牌。二是区教委会同区道安办、区交委、区城市管理局、相关镇街等部门开展校货并行线路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交通标识标牌和地面网格线被遮挡、占用、缺失等情况,责成相关部门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完善安装防冲撞设施。今年以来,中小学幼儿园校门口现有拒马285个、新增金属单体柱、U型桩和隔离石墩等设施811个。区教委统筹安排,拟在萱花中学、文理附中等5所中小学建设安装自动升降柱76根。四是对部分校园周边人行道实施改造,通过安装金属U型桩、隔离石墩等设施,杜绝车辆停占人行道等行为。

下一步,我委将结合您的建议,进一步做好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一是深化交通安全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每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学期开学前,共同部署全区中小学校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体验课。二是加强“1530”日常安全教育机制。督促学校坚持开展“1”是指每天放学前1分钟、“5”是指每周放假前5分钟和“30”是指节假日、周末30分钟安全宣传教育的机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三是常态化开展“护学岗”机制。学校主要负责人上课前20分钟到学校门口迎接学生,组织相关人员配合“护学岗”民警对校门及周边进行交通秩序维护,全力保障校门交通安全。

此答复函已经具荣海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552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