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水利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005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4-30

永水利函〔202562

                              重庆市永川区水利局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005提案答复的函

九三学社: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域打造幸福河湖建设美丽永川的建议》(第165-005号)收悉。经与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概况

20235月,我市发布第5号市级总河长令,在全市实施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按此要求,我区制定了《重庆市永川区市级幸福河湖建设三年滚动实施名单(2023-2025年)》,计划到2027年,我区建成6条市级幸福河湖,其中:2023年计划启动勤俭水库(神女湖)市级幸福河湖建设,2024年为喻家河(实为大陆溪干流吉安镇段)、凤凰湖、兴龙湖,2025年为石梁桥水库和小安溪,建设期皆为2年。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水污染防治。坚持流域共治、水岸同治,先后开展污水三排、河库四乱以及消除城乡黑臭水体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治污染源超4万处,新建城乡污水管网381公里,维修和雨污分流改造城区原有管网702公里,新建、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站)76座,治理各类污染源43405处,黑臭水体全域清零,国控断面水质由劣V类提升到类。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狠抓河湖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提质来苏镇稻虾生态种养,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升级。目前,临江河周边来苏稻虾生态种养已发展6000余亩,帮助农民增收1800余万元。二是提质大竹溪流域水花生态养殖基地,打造水生态修复+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发展水花核心基地培育250余亩,打造了永川水花国家地理标识,鱼苗远销云、贵、川及中亚地区,增强品牌效应,实现年产值1500余万元。

(三)助力水文化发展。挖掘40余个流域历史文化故事,打造以竹溪夜雨、三河汇碧、仙龙飞渡、治水故事等为主题文化驿站,建立水文化展示馆,编撰水文化图册,绘制水文化遗产地图,出版《临江河幸福河》书籍,讲好幸福河湖新故事。

(四)压紧压实管护责任。落实城区河道清漂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152”作业标准,建立每日巡查机制,全面细致、无死角,实现全方位清漂作业;创新河长制+网格化管理机制,73名河流网格员精准映射到73个河湖网格,打通临江河管护最后一公里;健全临江河上下游、左右岸、乡镇间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和联防联控机制,破解交界区域责任不明、任务不清难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责任落实,激发建设主动性

针对 谁来建主动性不够的问题,我们将从多方面强化责任落实。一是明确主体职责,夯实建设基石。完善 河长+制度体系,细化党政主导、河长推动、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流程,明确各流域责任部门、镇村河长的具体职责,确保责任到人。二是严格考核监督,提升巡河质效。优化河库网格员管理模式,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将巡河工作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对走过场、敷衍了事的行为严肃问责,杜绝污水 三排、河道 四乱等问题反复出现。三是强化问题排查,加大监管力度。开展历次总河长令回头看专项行动,加强暗访巡查,组织专门的巡查小组,不定期对各流域进行暗访,加大涉河问题曝光力度,通过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对违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形成舆论压力。四是鼓励公众参与,凝聚共治合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 一河段一委员”“河小青”“巾帼护河员”“社会监督员以及在永大学生的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激发各主体参与河湖治理的主动性。

(二)加强统筹协调,提升建设系统性

在解决 怎么建系统性不强的问题上,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建设目标。组织区生态环境局、区新城建管委、区高新区管委会等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制定建设目标。充分考虑河湖自身健康和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因地制宜,针对城市河道和农村水系制定不同建设目标。二是推进协同治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统筹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水陆域的治理工作,整合 山水林田湖等各类资源;统筹区城市管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化旅游委等区级部门项目,以市级幸福河湖建设目标为导向,实现项目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增效;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保各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突出特色打造。深入挖掘每一条河流、每一座湖库的独特资源和文化内涵,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河库连通、调水、补水等措施,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河湖景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 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六水好风光的全域幸福河湖画卷,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建设目标。

(三)健全长效机制,保障管理长效性

为解决 如何管长效性不足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共管智管举措。严格落实属事、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部门与镇街合作,落实城区河道清漂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152”作业标准,建立每日巡查机制,并依照《化粪池清掏和河道清漂考核细则》,对镇(街道)的清漂保洁工作实施考核。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管护人员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同时,依托 智慧河长数字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实时监控、智能预警等功能。构建全民共管机制,鼓励公众通过平台参与河湖管理,及时反馈问题,增强协同治理效能,共同维护幸福河湖建设成果。二是拓展社会共享空间。持续探索水域开放共享模式,依据不同河湖特点及周边居民需求,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可运动绿道、可露营滩地等涉水空间。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强安全管理,更好满足公众亲水需求,让幸福河湖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三是促进价值转换发展。狠抓河湖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将幸福河湖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升级,打造水生态修复+生态水产养殖示范,梳理幸福河湖的生态产品清单,以水为纽带,积极探索 幸福河湖+文旅+绿色产业+N” 发展模式。结合本地特色,发展高效农业、滨水旅游、涉水产业等,推动河湖资源向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实现 以水养水,反哺河湖治理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永川区河湖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落实相关措施,全力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永川贡献力量。

此复函已经罗学成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水利局

                                                 2025429

联 系 人:张鸿

联系电话:023-4986331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