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3-337号提案的二次复函
刘晓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扶持力度 提振企业信心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永川工业企业发展的关心,我委高度重视您的此项建议,经与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发展局、永川高新区管委会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二次回复如下:
一、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全市率先组建“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依托重庆红江机械有限公司,整合中船重工(重庆)西南装备研究院、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资源,协同区内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技术成果向中小企业横向转移,凝练技术需求并支持相关项目12个。全市率先探索实施工业(制造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派遣区内外38名科技特派员到32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指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研发。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解决永川产业发展关键核心问题,组织实施“高精度高效率数控滚齿机直驱主轴开发”“船用甲醇发动机甲醇喷射系统开发”等2个“揭榜挂帅”项目,总金额190万元。引进成都技转创新连线科技集团公司、重庆大学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等3家专业机构,大力培育技术经纪人,帮助企业精准挖掘凝练技术需求。出台《重庆市永川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永川府办发〔2022〕57号),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累计培育新培育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重庆市“瞪羚企业”、167家“专精特新”企业。
下一步,将着力培育技术市场,引进科技中介服务和孵化机构,加强技术经理人培训,推广“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深度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借力借智以“揭榜挂帅”和“工业科技特派员”推动校企跨区合作,切实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升企业获得感
出台《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永川府发〔2019〕9号),累计安排兑现财政奖补资金8996万元,支持企业加快企业技改提升、技术创新等。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奖励、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担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风险。兑现2022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53亿元,制造业高企增值税加计扣除8500万元;2023年通过免申即享的方式兑现106家高企奖励,金额1560万元;累计为651家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3.78亿元,兑现78家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担保服务费139.18万元。2024年5月8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永川府办规〔2024〕3号),将进一步加大企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支持力度。
下一步,我委将深化实施“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依托“永企惠”平台,着力解决企业“政策看不懂、申报全靠跑”等问题,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提高政策落实和政策兑现效率,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扎实做稳科技金融,充分发挥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作用,助力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有效解决企业转型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企业知名度
实施永川制造提质增效行动,积极运用工业设计赋能品牌培育,2022年4月1日印发《重庆市永川区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永川府办发〔2022〕32 号),累计建成市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制造业设计培训基地1个,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联合泸州市、江津区举办了“泸永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引导企业大力开拓现有产品新市场、新用途,佳美调味品纳入全市消费品工业“爆品”培育清单,红江机械、新泰机械3款产品纳入全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积极推进质量服务提升,2021年11月18日印发《永川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施方案》,为永川区企业在计量、检验检测、标准、认证认可、知识产权、质量管理等方面提供“一站式”质量技术支持。
下一步,将支持企业梳理现有产品类型,整合淘汰市场认可度不高、性能类似产品,优化完善主干产品体系。引导企业面向新场景,大力开拓现有产品新市场、新用途。支持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定修订步伐,扩大先进标准供给,发挥市场标准强质量的作用。引导企业面向全球先进企业开展对标达标行动,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推动企业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提高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综合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与消费行为相适应的大众品牌、优质品牌和高端品牌。
此复函已经李国财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年10月31日
联 系 人:杨益
联系电话:49828709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