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7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第二次答复函
永发改函〔2024〕79号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76号
提案办理情况的第二次答复函
民革永川区委会:
区发展改革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工作部署,紧抓国家战略叠加的区位优势和重大机遇,紧贴永川发展实际,与区物流办、区交通运输委、区商务委、永川综保区等相关单位共同推进《关于聚焦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高位推动国际枢纽落地生根的提案》(第163-376号)办理工作,着力构建“铁公水空管数”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统一思想高位推进。智奎书记、晓勇区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团结带领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厚植内陆开放新优势,推动枢纽能级跃升,在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中展现永川担当。
(二)向上向外争取赋能。一是高频对接市级部门关键处室,密切跟进战略部署、项目报批、政策安排等上级动向,争取上位政策赋能与资源倾斜。二是与权威研究院所保持密切联系,咨询相关专家可行性意见,合作开展交通物流发展战略、物流分析等专题研究。三是区领导带队赴郑州航空港、西安国际港、钦州港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加快推进临江—朱沱综合枢纽建设。四是对接专业物流标杆企业,洽谈永川港多式联运、集装箱班轮开行、货物组织、补贴政策等事项,推进物流提质增效。
(三)构建“五网融合”集疏运网络。一是不断完善枢纽网络体系,全力推进渝宜(宾)铁路、朱沱港区提档升级、栏杆滩站海关监管场所等重大项目前期进展,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顺畅衔接、高效中转。二是升级推广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探索物流降本增效路径,带动全区物流行业资源整合、规模化发展。
(四)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永川高新区、综保区两大平台优势,围绕“2515”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探索跨境贸易机制,打造港产城一体发展、人境业和谐统一的开放之城。
二、进展成效
(一)临江枢纽和永川相关定位获上级认可。永川国家枢纽经济区、渝西国际开放枢纽、依托新机场打造临空枢纽经济区等内容已纳入《重庆市加快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永川站—朱沱港”渝西地区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网络已纳入《重庆交通强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
(二)重点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发挥永川区位优势,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不断健全“铁公水空管数”集疏运体系。栏杆滩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及集装箱装卸铁路专用线项目已于6月25日正式开工;渝昆高铁渝宜段已于9月29日开通运营;中铁二院已开展渝宜(宾)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和中缅国际铁路物流通道(重庆至缅甸皎漂港)规划研究;朱沱港区提档升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正有序开展。
(三)物流降本增效卓有成效。围绕建设“1+1+5+N”现代物流发展体系,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探索物流降本增效路径。引导现有物流企业升级申报,扎实开展升规纳统工作。借助永川高新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积极申请集装箱货运资质,培育壮大“保税+”新业态,探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模式。今年以来,我区“公铁水”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37.1%;首票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江”联运中转集装箱于7月8日顺利抵达永川港;1-9月,我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8719标箱,货值超7亿元。
(四)外向型产业集聚发展。一是“2515”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建设全面发力。聚力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2大主导产业,升级发展5个特色优势产业,做精做优15个高成长性细分产业集群,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二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渝货精品”创标行动,加快培育内外贸市场兼容、竞争力较强、成长空间大的优质中小企业,支持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三、下步举措
下一阶段,我区将继续认真落实市委统一部署,按照政协提案工作要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对接落实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体制机制,全面承接“九大关键枢纽”功能,助力通道、物流、经贸、产业融合互促高质高效发展,不断提升对全市开放发展贡献度。
(一)统筹谋划争取上级支持。紧扣市委将永川作为市域副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新定位新使命,按照“1+4+N”研究体系,进一步谋划研究枢纽发展改革切入点、突破口,争取将“四重清单”中的定位性、项目性、政策性内容纳入国家和市级“大盘子”。
(二)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集市场监管、税务、海关、银行、保险等为一体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瞄准5A级和全国物流100强企业,大力发展国际物流、航空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整合“集、疏、储、运、贸”等综合功能,力争引进更多优质物流供应链企业,为枢纽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三)招大引强提升开放水平。动态更新细分产业方向关键部件和目标企业,大抓链主型企业和关键企业招引。充分发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作用,稳步推进人员、资金、数据、技术等要素便利流动。
此复函已经邓正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10月24日
联 系 人:刘元熠
联系电话:17723617137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