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71号提案办理工作的答复函

日期:2024-06-04

永农委函〔202499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71

提案办理工作的答复函


费孝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蔬菜水果安全监管体系的提案》(第163-371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区蔬菜水果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委领导高度重视,赓即协同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围绕蔬菜水果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永川区是渝西片区农资、农产品集散地,承担着保障永川城区和调剂重庆主城及周边区县农产品供应的重任,我委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充分依托我区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行品牌发展战略,农特产品品牌效益突显。截至目前,已完成《永川区农业标准汇编》制定,技术规程共37个。打造 永川秀芽永川香珍永川豆豉黄瓜山梨永川莲藕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按标生产,积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实施农产品自检及追溯体系建设。2023年,新建三园两场”2个。其中,水果标准园1个(即重庆市永川区丹诚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茶叶标准园1个(即重庆市又一春茶叶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我区建设三园两场27个。

(二)推动实施绿色食品品牌发展战略,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管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食品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相关品牌,持续提升一粒米、一枚果、一棵菜、一条鱼等特色农产品品质,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等经营模式,着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龙头企业、绿色品牌种养殖示范基地正在成为新型的"五生合一"田园综合体(即生产、生活、生态、生存、生命),每年举办的赏花、采摘、品尝、体验、赛事等农耕特色文化活动,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在实践中探索五农合一的生产模式(即绿色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筑牢绿色品牌质量。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印发了《关于印发永川区三品一标和重庆名牌农产品奖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永农委发〔202047号),对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重庆名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二是严格初审关。督促生产主体落实标准规程,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2023年新增绿色食品16个,绿色食品续展获证16个,最佳绿色食品产品2个,最美绿色食品企业1家。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重庆名牌农产品4个。截至20231231日,我区有效期内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共129个,总面积41.7万亩,总产量35.8万吨。其中,绿色食品118个,有机食品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重庆最美绿色食品企业7个,最佳绿色食品4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三是加强证后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执行良好。2023年对辖区20家绿色食品企业79个产品开展了年检。

(三)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依法实施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2023年全区农产品定量监测按照1批次千人的任务量实施,突出四季豆、豇豆、韭菜、芹菜、茶叶等重点品种,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年抽检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共计1187个(其中2个样品不合格,合格率99.8%),监督抽查194个,开展黄瓜山梨风险监测与评估,抽检梨样品100个。

(四)全面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水平。我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实验室一直保持着检测机构双认证能力,20235月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积极参加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和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举办的能力验证,考核农产品中重金属砷、镉,土壤中重金属检测汞、铅,结果均为满意。2023年检验员检测机构检测能力验证,考核食品中的铅及食用农产品中的水胺硫磷、甲氰菊酯,结果满意。

(五)实施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督促相关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批批开具;指导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在混装或者分装后销售时按规定开具;通过免费提供耗材的方式支持服务农户开具。加强对开证主体的监督管理,确保承诺达标合格证真实开具、有效使用,严厉打击虚假开具行为。2023年,448家生产经营主体,开具了2万余张合格证,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7万余吨。

(六)积极推动农产品追溯系统运用。充分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为23个镇街监管机构分配账号,设立23名追溯管理员,指导和协助辖区内生产企业注册和更新数据,积极推进全程溯源管理。目前我区现有有效账户97家,两品一标主体入驻率100%,农事活动录入率100%,合格证开具率100%。对豇豆、韭菜、芹菜、鸡蛋、肉鸡、肉牛、肉羊、大口黑鲈、乌鳢、鳊鱼、生猪、牛蛙等12个重点品种,开展产地溯源信息采集工作,重点品种生产主体录入共50家。

(七)以豇豆为重点,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一是抓实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成立了永川区豇豆农残攻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治理目标、治理重点,细化治理措施,组建4个包镇街包片工作组,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全覆盖排查,实时更新豇豆监管名录,实施周巡查、半月报、精准测的动态监管机制,为有豇豆种植户的镇街配发胶体金速测试纸条2200余张,落实用什么检什么、检什么标注什么的要求,确保豇豆攻坚治理落实到位。同时开展豇豆专项定量抽检,抽取样品共71批次。二是配合抓细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持续聚焦11个重点品种,实施重点监管主体名录动态管理,更新2023年重点监管主体为81家,其中:豇豆(四季豆)18家、韭菜2家、芹菜2家、鸡蛋11家、肉鸡9家、肉牛26家、肉羊10家、大口黑鲈1家、乌鳢1家、鳊鱼1家。强化培训指导和巡查检查,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禁限用药物清单上墙张贴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根据辖区种植养殖、产品上市等情况,加强重点治理品种抽检,2023年抽取四季豆、豇豆、韭菜、鸡蛋等重点品种共110个。三是开展 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行动小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将蕹菜、菠菜、白菜、草莓、泥鳅、牛蛙等品种纳入整治范围,开展生产调查,建立生产名录10家,进一步规范种养殖行为,强化巡查检查,加大抽检力度,严格管控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八)强化基层监管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持续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各镇街对辖区种植养殖生产主体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开展巡查检查,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前哨作用。目前现有镇街监管员59名、村级协管员210名,人员信息已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二是将陈食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创建为示范监管站。建设了标准化速测实验室,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23个镇街及部分企业农药残留速测仪进行了升级,并各配备1200张农残速测卡,为基层监管提供技术支持。2023年,镇街速测共计2万余批次。

(九)探索品牌营销推广模式,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有发展的动力。企业品牌是城市经济的细胞,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动力。一是加大绿色食品品牌扶持力度。政策扶持是提升品牌核心能力的保障。为提升品牌核心能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政策措施。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500万元以上,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加工设备设施改造、品牌宣传与推广、商标注册及品牌认证等,为增强品牌核心能力提供了可靠保障。二是多方位扩大品牌影响力。一方面通过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永川农业微信公众号对开展的绿色食品宣传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一方面鼓励和引导生产企业积极申报巴味渝珍的产品授权,借力行业知名平台,多渠道、多维度开展宣传营销,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和新媒体,切实提高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增进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关注与认知,增强绿色品牌的竞争力。三是加大安全用药宣传培训。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培训,切实提高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严格落实安全用药要求。2023年,我委印制《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2020版)》《豇豆用药清单》《水产品用药清单》、《禁限用农兽药清单》等各类宣传画3000张,充分利用专项检查、日常监管巡查、绿色年检、绿色现场检查等时机,点对点的将宣传画发放到镇街监管员和业主手中,一对一的进行宣传,要求镇街监管员对辖区生产企业,尤其是绿色食品企业要依标监管,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将宣传画张贴上墙,更要严格依标生产,实际生产中用药与生产记录和追溯系统中的用药记录保持一致,落实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严格执行用药准则。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力度。落实程序、标准、审核、现场检查、证前培训五严格要求,严把认证登记准入关,对获证企业全覆盖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加强证后监管,重点围绕茶叶、食用菌、名优水果、调味品、豆豉等特色产业,鼓励生产经营者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质量认证登记。推进永川秀芽永川香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申报,推进商标富农工程实施,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紧密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大商标品牌推广力度。

2024年,新增两品一标”5个以上,新增重庆名牌农产品3个以上,绿色食品续展率达到80%以上,有机食品再认证率达到100%。推进标准化生产,新建三园两场”2个。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2024年永川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计划,聚焦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品种,加大监测频率和力度,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监测结果信息会商分析、通报共享和发布预警工作。对例行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进,对相关区域相关重点品种、重点单位和重点环节实施专项监督抽查。

(三)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探索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推动在商贸企业、校园食堂、食品生产者等采购农产品原料时,收取查看承诺达标合格证。积极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纳入监管平台管理,推进线上开证、线上查询、线下亮证。

(四)积极推进追溯系统的应用。强化智能化追溯示范建设,推动生产主体有效应用追溯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智能化监管路径,进一步督促生产企业规范生产,完善生产档案,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确保实际生产与追溯录入的一致性。绿色、有机和地标农产品的数据更新录入率100%

(五)加大品牌保护和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的保护工作。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重大案件,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行为。畅通举报渠道,切实保障举报人各项合法权益。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品牌宣传活动,营造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企业多渠道、多媒体开展商标品牌形象广告传播活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国内外展销会、洽谈会、商标品牌节等提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在高铁站、机场、大型商圈、重要旅游景点设置宣传牌。通过开展品茶(菌)、斗茶、采茶(菌)、论坛等宣传,举办斗茶大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产销对接、展会等活动,加强品牌推介,扩大品牌影响力。

(六)强化品牌质量和诚信管理。着力抓好商标运用,改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注册、轻应用现象。引导地理标志使用企业走科技创新、商标运用与品牌提升的融合发展之路,鼓励企业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自主商标品牌结合起来,共同培育运用。持续推行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和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组织生产,并做好品种引进、栽植、管理、采收、储藏、加工、销售全过程记录。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从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实行全过程监控,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及安全执法检查,切实做到监测到位、执法到位。

此复函已经区农业农村委赵维领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515


联 系 人:陈蓉

联系电话:023-85388546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