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4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4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赵亚委员:
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永川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帮助支持和关怀!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爱心食堂建设力度的提案》(第163-340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让农村地区的留守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让老年人“食”有所依,乐享“舌尖上的温暖”,是一项重大民生实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等11部门《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抓好老年食堂建设工作。不断健全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机制、建立重点助餐人群台账、加强考核监督等方面发力,解决农村留守、独居老人就餐难问题。
一、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在“造血”上下功夫
目前永川老年食堂建设工作主要由区民政局主导,缺乏其他部门的主动参与,存在民政唱“独角戏”的现象。虽然我区出台了社区老年食堂建设的补贴政策,但全部由区民政局福彩资金支撑,没有得到区级财政资金的支持,金额仅5万元,每月对运营人次达标的老年食堂按照不超过5000元的标准发放运营补助(助餐点每月补助不超过600元)。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人工成本、食材成本、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公益特性等因素,绝大多是运营主体收支基本持平,有些甚至是亏损状态,严重影响了市场投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区民政局切实加强调研,着力寻找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的途径方法,同时积极鼓励推动慈善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支持通过“社会合作、功能拓展、社区嵌入、服务叠加”等方式建设并运营社区老年食堂,有效增强运营主体的盈利空间和造血能力。
二、强化减负机制,着力在“模式”上下功夫
在引进民营资本“米熟香”打造中央厨房,为中心城区6家养老机构、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提供配餐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站点、延伸服务内容范围,形成“中心带站联点”模式。探索出台“养老助餐机构中心带站”“企业运营+配送助餐点”等多种助餐服务模式,进一步将供餐服务辐射到更多的村社。加强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动合作,建立高效机制积极引导各村在“积分制”评分标准中增加参与“农村爱心食堂”志愿活动、“我请老人吃一餐”募捐活动等,广泛发动村干部、党员、留守妇女、低龄老年人、社工、志愿者参与食堂帮厨、送饭到家等服务,营造孝亲敬老氛围。支持志愿队伍参与社区老年食堂运营中来,降低老年食堂运营成本。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可以用农村合作社集体资金创设爱心菜地、爱心池塘、爱心果园等,减少采购成本。支持村民开展换餐制度,用家禽、蔬果、劳动力等进行等价交换,多措并举为食堂运营减负,增效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底数摸排,着力在“关爱”上下功夫
坚持把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与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利用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便民阵地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在红炉镇、吉安镇等中心城区以外镇街建成老年食堂14个、助餐点10个的基础上,着力办好小食堂,服务大民生。依托“智慧民政”“一表通”等平台,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台账,厘清重点人群形成老年人信息数据库,重点掌握留守、失能老年人等基础信息,开展信息采集、精神慰藉、政策咨询、老年助餐等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老年助餐作用,动员基层党员、居民代表、网格员、志愿者等成立老年送餐志愿队,为散居孤寡老人提供上门助餐、探访关爱、心理慰藉等个性化精准上门送餐服务,让辖区60岁以上老人以及低保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享受便利。
四、强化功能叠加,着力在“融合”上下功夫
坚持基层便民爱心阵地资源整合、一室多用的原则,统筹镇(街道)养老服务站、未成年保护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施资源,打造“多站合一”服务阵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服务体,为辖区内组织开展儿童关爱、社区治理、人才培养等各类活动提供场所,老年食堂选址大多依托站所资源,拓宽了“多站合一”服务内容。为充分利用好基层便民阵地资源强化平台赋能,接下来我们会加强与妇联、团委、教委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多策划一些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在爱心食堂为老年人组织集体生日、拍摄结婚纪念照、集体过节、文体健身等,支持开展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延伸服务。特别是“老年食堂+学堂”“老年食堂+照护服务”“老年食堂+N”等创新模式,将食堂与志愿者服务、交友学习、日间照料中心康养功能充分融合,形成一站式、综合性的老年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进来,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活动,评选最美志愿者,弘扬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心食堂与基层党建、文明实践、基层治理、居家养老等工作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化解村民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多站合一”的“一站多用”作用,架好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的“连心桥”,为老年人搭建起爱心“港湾”。
五、强化智慧赋能,着力在“监管”上下功夫
着力把老年食堂(助餐点)纳入“永川智慧养老云平台”和“明厨亮灶”平台实行监督考核,聚焦经营许可、食品留样、环境卫生等关键环节,对符合条件的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实地核准验收。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按规定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食堂运营机制,探索在资金补贴、考核、进入退出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规范。按期组织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对社区老年食堂的安全管理及运转状况进行抽查考评,对管理规范、服务效果好的社区老年食堂加大激励,对不重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服务态度差的老年食堂采取警告、停发补贴、联合执法部门开罚单等措施,守住安全底线。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工作的关心支持!
此复函已经区民政局赵德君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2024年5月21日
联 系 人:李青蔓
联系电话:49826058
邮政编码:402160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督查办。
永民函〔2024〕 号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34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赵亚委员:
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永川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帮助支持和关怀!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爱心食堂建设力度的提案》(第163-340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让农村地区的留守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让老年人“食”有所依,乐享“舌尖上的温暖”,是一项重大民生实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等11部门《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和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抓好老年食堂建设工作。不断健全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机制、建立重点助餐人群台账、加强考核监督等方面发力,解决农村留守、独居老人就餐难问题。
一、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在“造血”上下功夫
目前永川老年食堂建设工作主要由区民政局主导,缺乏其他部门的主动参与,存在民政唱“独角戏”的现象。虽然我区出台了社区老年食堂建设的补贴政策,但全部由区民政局福彩资金支撑,没有得到区级财政资金的支持,金额仅5万元,每月对运营人次达标的老年食堂按照不超过5000元的标准发放运营补助(助餐点每月补助不超过600元)。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人工成本、食材成本、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公益特性等因素,绝大多是运营主体收支基本持平,有些甚至是亏损状态,严重影响了市场投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区民政局切实加强调研,着力寻找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的途径方法,同时积极鼓励推动慈善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支持通过“社会合作、功能拓展、社区嵌入、服务叠加”等方式建设并运营社区老年食堂,有效增强运营主体的盈利空间和造血能力。
二、强化减负机制,着力在“模式”上下功夫
在引进民营资本“米熟香”打造中央厨房,为中心城区6家养老机构、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提供配餐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站点、延伸服务内容范围,形成“中心带站联点”模式。探索出台“养老助餐机构中心带站”“企业运营+配送助餐点”等多种助餐服务模式,进一步将供餐服务辐射到更多的村社。加强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动合作,建立高效机制积极引导各村在“积分制”评分标准中增加参与“农村爱心食堂”志愿活动、“我请老人吃一餐”募捐活动等,广泛发动村干部、党员、留守妇女、低龄老年人、社工、志愿者参与食堂帮厨、送饭到家等服务,营造孝亲敬老氛围。支持志愿队伍参与社区老年食堂运营中来,降低老年食堂运营成本。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可以用农村合作社集体资金创设爱心菜地、爱心池塘、爱心果园等,减少采购成本。支持村民开展换餐制度,用家禽、蔬果、劳动力等进行等价交换,多措并举为食堂运营减负,增效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底数摸排,着力在“关爱”上下功夫
坚持把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与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利用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等便民阵地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在红炉镇、吉安镇等中心城区以外镇街建成老年食堂14个、助餐点10个的基础上,着力办好小食堂,服务大民生。依托“智慧民政”“一表通”等平台,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台账,厘清重点人群形成老年人信息数据库,重点掌握留守、失能老年人等基础信息,开展信息采集、精神慰藉、政策咨询、老年助餐等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老年助餐作用,动员基层党员、居民代表、网格员、志愿者等成立老年送餐志愿队,为散居孤寡老人提供上门助餐、探访关爱、心理慰藉等个性化精准上门送餐服务,让辖区60岁以上老人以及低保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享受便利。
四、强化功能叠加,着力在“融合”上下功夫
坚持基层便民爱心阵地资源整合、一室多用的原则,统筹镇(街道)养老服务站、未成年保护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施资源,打造“多站合一”服务阵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综合服务体,为辖区内组织开展儿童关爱、社区治理、人才培养等各类活动提供场所,老年食堂选址大多依托站所资源,拓宽了“多站合一”服务内容。为充分利用好基层便民阵地资源强化平台赋能,接下来我们会加强与妇联、团委、教委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多策划一些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在爱心食堂为老年人组织集体生日、拍摄结婚纪念照、集体过节、文体健身等,支持开展康复护理、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延伸服务。特别是“老年食堂+学堂”“老年食堂+照护服务”“老年食堂+N”等创新模式,将食堂与志愿者服务、交友学习、日间照料中心康养功能充分融合,形成一站式、综合性的老年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青少年参与进来,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活动,评选最美志愿者,弘扬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心食堂与基层党建、文明实践、基层治理、居家养老等工作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化解村民矛盾,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多站合一”的“一站多用”作用,架好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的“连心桥”,为老年人搭建起爱心“港湾”。
五、强化智慧赋能,着力在“监管”上下功夫
着力把老年食堂(助餐点)纳入“永川智慧养老云平台”和“明厨亮灶”平台实行监督考核,聚焦经营许可、食品留样、环境卫生等关键环节,对符合条件的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开展实地核准验收。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按规定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食堂运营机制,探索在资金补贴、考核、进入退出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规范。按期组织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对社区老年食堂的安全管理及运转状况进行抽查考评,对管理规范、服务效果好的社区老年食堂加大激励,对不重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服务态度差的老年食堂采取警告、停发补贴、联合执法部门开罚单等措施,守住安全底线。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工作的关心支持!
此复函已经区民政局赵德君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2024年5月21日
联 系 人:李青蔓
联系电话:49826058
邮政编码:402160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督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