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51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永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163-151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永文旅函〔2024〕44号
刘光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永川茶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提案》(第163-151号)收悉。经与区农委、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永川区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深度做好“茶+”大文章,深入挖掘茶文化特色,建设茶文化载体,彰显茶文化魅力,持续提升永川秀芽知名度、美誉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关于“优化监管服务体系,促进永川茶文化繁荣发展。”2019年,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永川秀芽传统茶艺表演技艺纳入永川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永川秀芽传统茶艺表演技艺、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各1个,有市级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2名,区级传承人10名。在保护和传承好永川茶文化的同时,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永川茶文化,继续推进箕山“茶与竹”、永荣“茶与禅”、“茶与楠”、何埂石笋山“茶与情”、大安花果山“茶与民俗”、宝峰龙凤桥“茶与农耕”为主题的5个茶文化产业园建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在黄瓜山建设茶文化博览园,在箕山、宝峰、永荣等地推进茶旅融合开发项目建设,建好茶文化基础设施,搞好文创产品开发,为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积极争取永川茶文化的挖掘、发展、保护、传承、推广制定相关具体措施,将永川茶叶产业纳入农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推进茶产业与文旅融合,促进永川茶文化良性发展。
二、关于“丰富茶文化内涵,深入茶文化研究”。专门编制了《巴山峡川膏腴地,棠城永川秀芽香—历史地理中的永川茶》一书,挖掘永川茶史。邀请川渝两地摄影、书法、美术等艺术领域百名艺术家,走进最美茶乡—永川,开展茶文化文艺创作,举办“艺术润茶—最美茶乡”永川茶文化艺术作品展,充分挖掘永川“最美茶乡”文化底蕴,为“永川茶叶”注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定期在永川举办茶艺文化研究交流活动,共谋发展。
三、关于“依托数字技术,加强重庆茶文化国际传播”。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永川自2003年首次举办“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茶文化旅游节围绕永川茶产业、茶旅游、茶文化、茶技艺等方面,通过茶业成就展示、茶文化研究论坛、斗茶大会、茶艺文艺表演和茶乡旅游等一系列活动,多维度展现永川茶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为了传承和推广好永川茶文化国际性,授予外籍人士“永川秀芽传播大使”。精心创编茶文化数字产品,拍摄了《永川茶,秀天下》专题宣传片(两版),从历史地理中充分反映和全面展示、宣传了永川茶产业、茶文化。
四、关于“茶文化进校园,加强茶文化传承”。我区有大中专院校17所。其中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有涉农涉茶专业。我区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发扬永川秀芽手工制作技艺,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各院校、相关企业搭建传承平台,常态化开展传习活动,积极培养茶文化的乡村振兴带头人,组建校园茶文化宣传队伍,利用校园社团、文化分享会等多样化活动形式,进行趣味识茶、茶艺表演、茶类非遗体验普及茶文化。举办“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四届茶叶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升制茶技能。
此复函已经杨蓓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