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68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31

民建永川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的提案》(第162-068号)收悉。经与区发改委、区教委、区经信委、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委、区金融办、区规资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好顶层规划,全力保障职教院校建设用地。重庆市已将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纳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永川区亦将西部职教基地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要内容;为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支持永川建设西部职教基地的要求,将提质建设西部职教基地作为重要的城市职能之一,并将其写入《重庆市永川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目前该成果已完成区级审议程序并报请市级部门审查,拟于年内报市政府审批。仅1-3月,永川区已先后为重庆现代制造业学院二、三期建设、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三、四期建设、职教中心补征地等项目办理了用地手续,待市政府下达征地批文,面积约200亩。正在指导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智能工程学院、永川民进校等职教院校,完善扩建用地手续。

(二)强化产教融合,鼓励职教学生在永就业创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职业教育工作,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一是探索产教融合路径。以永川高新区牵头组织西部地区200余家职业院校、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组建西部职教集团,并注册西部职教基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二是以永川高新区为基础,联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荣昌高新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人和数据研究院等近 700 家职业院校、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目前市教委已将该产教联合体申报资料作为第一顺位推报至教育部,有望纳入全国第一批50家市域产教联合体之一。二是以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为支撑,先后在重庆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永川区公共实训基地、重庆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建成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等4个院校建成4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全力打造集“先进性、示范性、适用性”为一体的永川区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基地配备各类先进实训设备300余台套,涵盖了数控加工、机械制造、热处理、自动化控制、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等6个专业20余个职业工种,年培训能力达3000人次以上。利用区内高技能人才资源,围绕我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3个,市级首席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大师工作室3个,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三是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赛、以赛促训”的理念。扎实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竞赛,每三年举办一届永川区职业技能大赛,每年开展区级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职业院校积极承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努力搭建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舞台,全方位提升职教学生技能水平。近三年来,永川区先后承办第十三届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巴渝杯”技能大赛、第二届“永川秀芽”杯全国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数控车工项目竞赛、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项目决赛等国家级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积累了国家级高规格技能赛事的办赛经验。区内职业院校承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25项,在各类市级技能赛事中获得一等奖81项、二等奖142项、三等奖134项,有力提升竞赛办赛能力。四是大力开展赛事比武练兵。近3年承办国家级竞赛6项,市级技能大赛25项,举办区级各行业技能大赛10项,获得国家级大赛特等奖3个,一等奖28个,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8个,三等奖10个。其中,在中国重庆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永川代表团取得1金3银9铜12优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位列第一名,荣获“特别贡献奖”。3月15-19日,首届“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将在永川举行,本次大赛成为川渝两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合作以来,参赛人数、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也是选手、裁判、专家交流最深入的一次。5月16-17日第二届“川渝杯”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在永川举办,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职业学院、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等6所院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

(三)完善优惠政策,扶持职教学生在永就业创业。一是出台各类优惠政策。近年来,永川区紧扣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先后出台了“永川英才16条”、“大数据20条”、“青年人才若干支持措施10条”、《关于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的通知》、《关于印发永川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融资政策等激励政策,以全区13条产业链为重点,为永川留才用才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搭建各类对接平台。加强重点产业人员供需研判,加快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精准培育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人才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共建企业学校双主体育人模式。充分利用区内高技能人才资源,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建成国家级高技能培训基地3个,市级高技能培训基地5个,建成国家级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首席大师工作室3个,有力地推动了永川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优化升级打造各类服务平台。一是升级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全面落实25项人才服务事项,将各部门人才服务事项纳入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办理落实,全力打造永川英才服务港;开通“96008”人才服务专线,为人才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负责受理并转办人才服务事项、及时帮助人才解决实际问题,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提升人才获得感。全面兑现人才服务优惠政策。深入实施《重庆英才服务管理办法》和《永川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全区现有重庆英才A卡48人,重庆英才B卡633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约2300万。四是积极争取人才荣誉,塑造高层次人才标杆。积极争取区内人才入选“重庆英才”和“鸿雁计划”人数,提高全区人才储备。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入选“重庆英才”50人、“鸿雁计划”8人。积极推动区内优秀人才参评获奖。截至目前,我区陈波获“最美巴渝工匠”、陈志军获重庆技能大师、何涛等6人获重庆技术能手、唐博等15人获重庆青年技能之星称号。

(四)进一步优化“职教24条”激励政策。为切实提升政策“精准度、有效性”的要求,永川高新区结合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发展新要求、新政策、新方向,已对现行“职教24条”进行了修订完善,重点对院校扩容、产教融合和留永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激励,但由于前期受疫情影响,未能推动实施。目前正根据4月4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调研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工作时做出的重要指示修改,修订后报区委、区政府审核后实施。

(五)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一是2021年,教育部、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重庆职业教育扩容提质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将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纳入重庆市政府工作任务清单,并明确“支持永川区在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放管服’改革、建设用地保障、资金项目供给、职业院校规划布局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为贯彻落实家军书记“高水平推进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的重要指示,永川高新区积极与市教委对接,起草了《市教委 永川区政府关于共同推进西部职教基地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关于推进西部职教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拟从协同落实职教发展规划、协同促进院校提质扩容、协同优化职教发展生态、协同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推进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目前正在征求市教委意见。

二、下一步打算

(一)推进重大平台实体化运行。依托西部职教基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实现西部职教集团和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面向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开展企业人力资源供给、职业技能培训等市场化服务,以项目式目标化管理方式深度参与西部职教基地产教联合体成员单位间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二)深入实施提质工程。全面促进院校提质扩容,促进西部职教基地体系化建设,着力打造标杆院校,高水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筹建重庆技术大学,加快重庆电子职院永川校区建设并支持升本,支持重庆水电职院、重庆市永川职教中心等职业院校在国家级“双高”“双优”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支持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等有条件的院校在“创本”“上实现新进展。承办各类国际国内高水平职业技能竞赛。建立健全竞赛激励机制,争取一系列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高规格赛项永久落户永川,并获得一批高级别等级奖项,推进西部职教基地国际化发展。

(三)深入实施扩容工程。加快推进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二期前期)工程建设,争取今年建成投用;加快推进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一期)、重庆市永川民进学校扩建等工程进度,争取明年9月建成投用;全力支持重庆技术大学和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二期)建设;积极推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永川校区、重庆城乡发展职业学院等新引进职业院校落地建设。充分利用昌龙大道以东区域(新职教中心旁)交通条件便利、职教资源集中的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职教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西部职教基地展厅,在实现实训设施、设备共用的同时,打造一个能代表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发展成果的对外展示平台;并依托西部职教基地职教资源,在该区域内打造一个职教人文小镇,引导每一所职业院校在职教小镇建立一处院校活动中心,将职教小镇按照职教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标准,配套建设适合职教学生生活、学习、休闲的电影院、咖啡厅、图书馆等基础设施。

(四)抢抓发展机遇,夯实职教基础。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积极协调相关职教院校与企业共同争取创建重庆市工业设计永川分中心,充分利用永川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的区位优势和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的功能定位,围绕成渝地区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布局,结合永川“5+2”主导产业体系,优化区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优先支持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链相关专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才资源。

(五)加快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大力推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按照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为主,企业应支持学徒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结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等级证书等,推动企业变“以岗求人”为“以人配岗”,满足制造业企业技能人才需求。

(六)探索建立投融资制度。按照“政企分开、市场化运营”目标,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资程序,加大经营性项目包装,充分利用政策性融资,推进片区项目策划,确保资金链安全和重点项目资金保障。一是充分利用财政拨款、上级补助资金、财政专项债等各级财政资金。二是进行项目整体策划,做好经营性项目包装。三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用好用活政策资源。四是利用项目收益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创新形式实现资产证券化。

(七)搭建西部职教基地教师编制池。探索在符合国家和市级层面规定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各单位编制所有权的前提下,强化编制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编制结构,突出人才项目编制储备,建立具有流动性的西部职教基地教师编制池,将长期闲置的空编统筹起来,解决在公办院校编制紧张、民办院校教师无编制时招引高层次人才困难问题,满足教师编制需求。

(八)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全力推动部市共建、市区合作,全面落实部市、市区共建文件精神,加大政策供给力度。积极争取市级层面出台西部职教基地发展政策,不断优化调整永川“职教24条”支持政策。以共享优质师资网络平台为基础,营造西部职教基地“师资共享、设施共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职教生态。用好西部职教集团资源,探索建立西部职教基地产教科融合新机制,打造职教、产业和科技协同发展新格局。

此复函已经盛逵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联 系 人:蔡昌勇

联系电话:19112629935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