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60号提案的复函
曹毅委员:
《关于加强职教领域专家人才建设的提案》(第162-060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打造西部职教基地建设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对此提案高新区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政协提案交办会和办理会,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经我委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建设各类技能人才培训平台,推动我区职业院校先后建成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个、市级大师工作室4个,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建立市级乡村驿站1个、区级乡村驿站1个。推动企业先后建成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大师工作室2个,建立市级乡村驿站1个、区级乡村驿站1个。进一步提升了永川区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并培养了一批精益求精、精工细作、坚守传承的高质量创新型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区技能劳动者达到18.36万人,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28.91%,其中,高技能人才达5.68万人,占技能劳动者人数的30.96%。
(二)依托区公共实训基地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人才互动培养。推动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训场所,邀请企业与职业院校人才互动培训。创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在全市率先建成集“技能训练、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技术交流”为一体的永川区公共实训基地。2022年,进一步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宣传模式,拓宽合作范围。目前,区公共实训基地面积12000平方米,包括智能制造、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三大实训中心,设备投入5000多万元,配备各类先进实训设备300余台套,涵盖了数控加工、机械制造、热处理、自动化控制、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等6个专业20余个职业工种,每年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技能实训培训能力达3000人次以上,有效破解职教学生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对接难题。公共实训基地与区内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大力开展技能实训,模拟企业生产环境,为院校学生提供操作技能培训。实训基地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岗位技术特点制定培训方案,组织专家开展培训。
(三)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交流合作。高新区及区人力社保局主动深入企业,为学校“做媒”、“找亲家”,积极促成校企合作。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加强跟踪指导并及时推广企业和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培养模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重庆市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唐义伟与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签订技能大师协议,每月到科创学院进行实训教学和项目指导,推动企业利用技能大师、先进设备等优势,开展专业师资培训;与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三峡学院分室;与重庆市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农机校、城市职业学院等六所院校签订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协议,另外职业院校也派双师制培训老师到公司实操训练。这种交流方式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实习手段与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始终保持同步,企业也在获得技能师资的同时获得了经济效益,实现了互利双赢。
(四)搭建优质师资共享平台优化全区职业教育师资结构。2021年由高新区牵头建设的西部职教基地优质师资共享平台一期已建设完成,吸引全国院校教师、高级技术人才、技能大师等优质职教师资,真正把一流教学成果、一线企业技术融入院校专业课程。目前在库师资总数量 1757人,其中高级职称764人,全部来自永川,主要是院校优质教师、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和技能大师、行业、社团等组织机构的专家人才。
二、工作计划
(一)拓宽思路,针对性引智聚才。采用“柔性引进”的灵活方式,通过聘请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承担项目与课题研究等灵活方式引智,瞄准对象主要是从我区走出去的高尖端人才,逐步构建职教领域专家人才资源信息库等,鼓励他们为西部职教基地建设发展出智出力。
(二)优化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充分考虑人才自身实际情况和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所需的物质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例如逐步建立突出业绩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和政府人才特殊津贴,出台人才优惠政策,在工商税务、户籍办理、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保健等方面,为高层次专家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三)搭建平台,实体化运行西部职教集团。西部职教集团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此复函已经盛逵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5月29日
联 系 人:邓 平
联系电话:18996963370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