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405号提案的复函
永建政协复函〔2023〕13号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405号提案的复函
周宝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全区中水回用力度的提案》(第162-405号)收悉。经与区水利局、区城市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川区是一个水资源重度贫乏的地区,虽然近些年在争创节水型社会试点区的过程中,在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率方面有所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缺水问题依然突出,中水回用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中水回用,取得了一定成绩。截至目前,共建有管径600mm中水回用管道4km,河道补水口2处,市政绿化补水口1处。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中水回用设计供水量较低、中水回用实际用水量较低、中水回用使用范围不广等问题。
二、工作开展情况
永川城区主要有城西污水处理厂可回用中水约1.5万m3/d,永川污水处理厂可回用中水约9万m3/d。涉及中水回用项目共2个,红旗河生态补水工程、永川区城西污水处理厂三期中水回用工程。以上两个中水回用项目可以作为临江河干流永川城区段的补水水源利用。
(一)永川区红旗河生态补水工程
永川区红旗河生态补水工程在永川污水处理厂一期出水处,规模为2.2万m³/d,主要向红旗河和市政绿化进行补水,其中红旗河补水2.0万m³/d,市政绿化补水0.2万m³/d。该项目将永川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通过红旗河泵房提水至金科阳光小镇地下涵管自流至红旗河进行补水,出水口设在红河广场(大蓉和酒楼旁),市政绿化消毒池泵房出水口设在毛家坡大桥旁,全年补水总量约70万m³。
(二)永川区城西污水处理厂三期中水回用工程
永川区城西污水处理厂三期中水回用工程位于城西污水处理厂三期出水口,建设规模为3.0万m³/d(按满负荷计算),该泵站将城西污水处理厂三期处理后的中水接入小安溪河湖连通工程管网,向胜利河进行生态补水,出水口设在胜利河(香海温泉下方铁路桥处),全年补水总量548万m³,有效缓解了小安溪河湖连通工程补水压力。
存在问题
一是职责不清机制不健全,因国家现无再生水相关法律和规范,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尚未明确,各企事业单位使用中水积极性不高。二是再生水利用宣传工作不到位,再生水利用最大问题在于民众对再生水利用不了解而产生较强的排斥心理,需加强再生水正面宣传引导;三是再生水运行费用结算受制于当地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履约意识,难以保证按期足额结算相关费用,回款周期加长,需资金雄厚或社会担当较大企业实施。四是中水回用设施不完善。近年我区虽修建了部分中水回用工程和管道,但总体上利用率不高,管道覆盖范围不广。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明确中水回用建设管理职责。建议由区政府牵头成立工作小组,各相关部门参与,共同谋划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及使用管理。
(二)加大中水回用的宣传力度。公众和企业对中水的接受程度是决定中水回用的关键因素。可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利用媒体、报纸等渠道进行宣传,打消用水顾虑,让公众和企业充分认识到中水是一种可靠、可利用的水资源。
(三)加大中水处理设施及其管网的建设。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规划中水回用设施;在新建工业园区和新建公共建筑大力推行再生水回用管网建设。
(四)制定中水回用长效利用政策。一是合理确定中水价格,建立中水使用的资金保障措施,确保设施有人用、有人管。可参考璧山区中水回用价格1.88元/m3;二是出台中水回用管理办法,促进污水处理回用和分质供水。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及生态景观等领域优先使用再生水。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化工、造纸等高耗水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三是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依托节水型单位、企业、小区鼓励中水回用,对自筹资金建设中水设施的企业,政府可优先提供一定的资金或政策支持。
此复函已经张静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5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