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23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30

张明春委员

感谢您对永川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162-23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龙头引领。一是健全一个网络。立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及三级甲等中医院为龙头,6家公立医院中医科为支撑,民营中医医院为辅助,2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及288家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精品中医馆覆盖率达到 21.74%二是建设一个中心。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建设,同质化平移江苏省中医院优质资源,打造国家区域中医(妇科、肾科、儿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诊疗中心。20228月顺利开诊,现总门诊人次同比增加1.7%,区域外门诊就诊人次增加19%;住院患者手术台次增加3.5%三是引培一批人才。引进培育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12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19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名。建成博士后工作站,入驻博士2名。培养国家级继承人4名、市级8名、区级34承担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本科教学任务
    )打造中医服务高地。一是打造重点专(学)科。全力推进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建设,强化耳鼻喉、骨伤、肿瘤等8个市级重点专(学)科及2个区级重点专科建设。二是推动传承创新。建设国家级传承工作室4个、市级名医工作室5个、区级名医工作室11个。拥有重庆市鼻粘膜多途径给药传承创新团队1个。建成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三是带动产业发展。先后承担国家级、市级等科研课题253项,创新成果34项,间接带动产业产值近8000余万元。温鼻通窍口罩(贴)获第七届重庆市五小创新晒优秀项目活动一等奖,鱼酱排毒合剂治疗化脓性鼻窦炎纳入成渝轴线区(市)县协同发展联盟推广。

)做强中医服务阵地。一是推进民营中医医院建设。强化民营中医医院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规范科室设置。打造医养结合以及提供中医康复服务为主的中医医院各1家。二是着力中西医协同发展。永川区人民医院等6家公立医院全部设置中医科。永川区妇幼保健院获评全国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荣获全国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示范中医馆称号,中医药科普宣传作品《桂枝汤华丽变身》荣获重庆市科普比赛一等奖。三是促进中西医联合诊疗模式改革创新。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加强中西医协作和协同攻关。永川区儿童医院建成国医大师工作室传承工作站,践行无病不中医诊疗理念,各临床科室中医药参与率100%

(四)夯实基层基础。一是深化中医医共体建设印发《永川区城市医疗联合体(医共体)三通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关于成立永川区城市医疗联合体(医共体)三通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对网格化医共体医院制定一院一策,精准施策帮扶方案,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按照两考核两挂钩原则,实施医供体内、外两级考核,激发医共体建设发展活力。即医共体考核与区中医院及各成员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与群众满意度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医共体成员单位经费拨付、评先评优、项目申报等挂钩,与成员单位领导干部任免、薪酬,职工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挂钩。三是惠民有感。实现23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基层中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2.58%,全区248支家医团队均提供中医药服务,建立全周期连续性中医健康服务模式。圆满完成11.68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1.36万名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35-64周岁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孕产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

二、下一步打算

按照您的建议,我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中医院重庆医院建设,落实市级政策清单内容;深化中医药创新改革,加大中医药支持保障力度;强化宣传引领,提升群众中医药文化素养;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531

人:邹平

联系电话:49822993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