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206号提案的复函
张莉莉委员:
感谢您对永川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建设的提案》(第162-20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持续开展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区卫生健康委多措并举,协同区教委开展我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一)成立跨部门专家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和心理服务人才信息库。成立由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教育、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明确了队伍成员与职责任务,积极为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系统性的心理课程指导;加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心理健康知识讲座。2022年开展线上线下健康教育10场,覆盖师生6000余人,疫情期间开展管控区域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4次。
(二)完善未成年人心理服务平台。在区精神卫生中心设立永川区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站、永川区12355青少年服务工作站,23个镇街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区精神卫生中心、区人民医院、区儿童医院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在永高校、中职学校、中小学均设立了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向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投入40余万元引进“心迹”测评系统,开展心理测评,健康宣教,训练放松等工作,截至目前测评未成年人1000余人,开展团辅15余场,一对一辅导400余人。
(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五进”活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活动。2022年联合区教委以线下结合线上的方式,分别在实验小学和万寿小学举办心理健康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做情绪的主人”主题讲座,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小游戏,让同学们在互动提问过程中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类型,让他们感知情绪世界。教予同学们调整情绪的方法,例如整理房间、写日记、运动、听音乐等,受益师生1000余人。
(四)开设孕妇学校。区妇幼保健院、区儿童医院定期开展孕妇学校,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围绕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养育等提供专业知识,建立孕产妇服务群,随时为群里爸爸妈妈提供疾病和心理服务,为幼儿群体打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开展线下线上科普宣传78场次,受益2万余人。收集汇总自我情绪排解、心理调节技巧和新冠病毒科普等知识,制作《疫情下的情绪调节—我和情绪和谐相处》等系列视频9条,并通过权威官方媒体、微信公众号向群众推送,进一步帮助群众缓解疫情期间心理压力。
(六)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公布心理咨询服务热线5条(023—49878093、023—49656396、18008331234、19112095678、19102316789),提供心理咨询截至目前及时接听并且疏导青少年求助热线29个。
(七)制定方案多措并举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2023年3月区教委会同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永川区加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及危机干预工作,区直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建立危机干预绿色通道,为儿童青少年群体提供干预治疗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按照您的建议,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将以提高我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为抓手,开展各项工作。
(一)开展心理服务人员专业培训。由区精神卫生中心牵头,对我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增加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增强教师的疏导能力、沟通能力、说服能力。主要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社会、家庭纠纷为主,培训如何正确运用技巧、沟通、引导、回访、转介等开展工作。
(二)协同区教委开展危机干预。组建永川区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为师生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咨询、治疗、危机干预、康复等心理服务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对筛查出来的高危人群开展个案干预。
(三)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一是通过互联网区域门户网站宣传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内容展示,如:心理服务站(点)地址、服务(热线)时间、心理专家、服务内容等;二是通过社区宣传栏专版专宣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服务站(点)内容,形成有需可寻的社会供需关系,促进全民身心健康。
此复函已经张明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31日
联 系 人:廖永芳
联系电话:49866853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