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52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6-16

委员: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提案》(第162-522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对永川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永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把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最大民生,制定了《永川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任务清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永川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实施方案》,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初步形成了义务教育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同步推进、基本协调的格局。一是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学校建设,化解义务教育“大校额”“大班额”。二是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发展,通过多路径、多形式增加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三是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管理改革,分层分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四是创新教学方式,推进智慧教学应用,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五是创新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六是推动优质教育集群发展,大力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改革。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出关于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提案,我们高度重视,对永川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关于优化一体化办学的问题

2013年开始,永川区14所城乡学校创新开展一体化办学试点。2023年,联合泸州先行先试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进一步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机制。同时,推进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泸永江荣)教育发展共建共享,在结对办学、互派干部、教师研修、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促进共同发展。下一步,区教委将坚持优质共建、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特色共生、学生共育、发展共进的原则,采用教委主导与学校自愿相结合。在全区中小学中组建教育集团一体化学校、教育集团共同体学校。各教育集团、共同体学校在教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教育集团一体化学校由总校牵头统一运行,教育共同体采取轮值学校制,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重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与流动、先进管理经验输出与创新等方面开展改革与探索。因此,海棠小学与大南小学一体化、五洲小学与小南小学一体化、“旺龙湖红旗小学”变更为“旺龙湖凤凰湖小学”将纳入议事议程。

二、关于开展集团化办学的问题

目前,依据学校规模、领导管理、教师队伍、办学水平,组建了中、小学12个教研片区,在促进片区学校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团化办学是学校的共同发展、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生、是治理模式的协商共赢。随着乡镇一体化学校的增多,我区将逐步推进办学质量好的学校,来带动乡镇薄弱学校实施一体化集团化办学。2022年文昌校区纳入永川中学集团化办学,开创了永川中学“一体两翼”办学新格局。2023年,区教委拟定了《永川区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拟组建萱花中学、北山中学教育集团,推动萱花中学与永九中、北山中学与卧龙初中实施集团化办学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在条件成熟情况下,稳步扩大集团化办学数量和规模,提升集团化学校占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集团化办学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开展学区制管理的问题

学区制管理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简单的校际合作方式,通过输出优质学校的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师资,建立“共享+”的多样态学区共同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范围,实现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以推进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学校共同发展。《永川区中小学学区制管理改革方案》的推进和实施需要先谋而后动,相关的制度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目前,全区教管中心仍然扮演着重要的上传下达的功能,减轻了教育主管部门“一把抓”的局面。随着乡镇教师缩编、学生人数减少,撤销教管中心,设立学区,其管理职能未变。因实施了乡镇一体化办学,学区管理职能完全可以由集团化办学的组长学校承担。这样,免于两边管辖,利于一体化办学的分工、协调。

四、关于强化人才引入的问题

教育、科技、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根据《重庆市永川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实施意见》,永川区教委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结构、抓改革、提质量、促公平,统筹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全力实施六大举措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广大教师强化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二是持续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建设工程,实施“三名”工程推进策略,引领推动全区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三是推进教师进修学校示范发展,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主阵地作用,健全国、市、区、片区、校五级教师培训体系,聚焦师德养成与学科教学,开展“全学段、全学科、全体教师”分层分类专题培训。到2025年,重庆英才(名师名家)1-2人,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1人,重庆名师2-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7人,市级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5-7人,市级骨干校长6-8人,市级学科教学名师25-27人,市级骨干教师360-380人,区级名师(名班主任、骨干校长)160-180名,区级骨干教师2000-2500人。四是有序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加大城区优质校与乡村校、薄弱校之间的师资双向交流力度,每学年交流轮岗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优质师资交流轮岗占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不低于20%,农村学校新入职教师3年内需交流到城区工作至少1年。五是增强优秀人才来永任教吸引力,精准实施公费师范生(含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按需实施研究生、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考核招聘、区外优秀教师、优秀专家引进等有关人才项目,为协同经济强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六是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全面推进高校专家受聘中小学科研副校长、卓越大学生教师双培养等,提升人才培育质量。

永川城区直属中学普遍高中初中混合办学,而且存在“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在没有经过充分评估调研、增布校点、新建改扩建学校之前,初中高中分离条件不成熟。但是,永川区教委正逐步实施集团化办学来破解这一难题。按照已经实施的永川中学教育集团办学经验,教育集团在进行办学布局时,可以进行初中、高中分离。

永川区学校负责人经过组织的长期培养,履职能力总体向好。我们一直秉承开放式发展的人才理念,欢迎广大有理想、有抱负、有志于永川教育事业的校长型人才,引入新观念、新理念,共同促进永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永川早日实现现代化教育强区。同时,将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开展校级领导竞争上岗。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将对党总支以上学校实行党组织书记、校长分设,对学校的管理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另外,部分学校配备了政治、业务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为集团化发展已经做好了攻坚准备。

五、关于强化管理制度的问题

永川区委、区政府包括教育部门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通过完善入学政策,规范入学行为,遏制、缓解择校热。同时,增大、扩增义务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成为优质学校,办好百姓身边的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积极探索,逐步实施“集团化、一体化、学区制”多轮驱动的教育发展模式,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中意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3512

人:曾国栋

联系电话:023-49818559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