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91号提案的复函
张艳辉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推进永川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第162-091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对永川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基础教育强区。
2022年高考,我区纯文化上特殊线(原重点线)1996人,较2021年净增369人;物理类最高分669分,历史类最高分639分;5人进入重庆市前200名,19人进入重庆市前500名,其中6人入围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线(强基计划是指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315人上985高校线;艺体本科“双上线”(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上线)374人,较2021年净增67人。特殊类上线比率居渝西片区第一位,上线人数居渝西片区第二位(上线人数第一的江津区2022年夏季高考参考人数5928人,上特殊线2023人,比率为34.13%,永川比率为37.99%)。
据不完全统计,我区2022年高考共录取6257人,录取率96.7%。其中本科录取人数3708人,占比57.3%;专科录取人数2549人,占比39.4%。原211以上大学录取311人,双一流院校录取106人,欧阳建渝、曾文清、周恩加被上海交大录取,郑茜月、周灿被复旦大学录取,马琬奇等21人被国防科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外交学院、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本科提前批录取131人(提前批指军事、航海、免费师范等院校),其中包括5名飞行员。本科录取质量进一步提高,与2021年相比,全区本科上线比率提高2.8个百分点(2022年本科上线比率为68.29%),本科录取率比21年提高5.3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是衡量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硬核,永川基础教育,无论是整体办学条件,还是高考升学质量,都领先渝西地区。你在提案中指出的问题现状,既有我区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短板和不足,也有当前各区县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你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我们非常重视,积极吸纳,结合我区建设“现代教育强区”目标,我们将持续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以“人才引擎”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多渠道“引”才。每年定期到西南大学举行优秀人才专场招聘会,向北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等部属高校发布人才招录简章,通过永川教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渠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面向全国引进优秀中学教师。通过“借力”“借智”,联合重庆文理学院等高校开展“百名博士进校园”系列活动,聘请高校教授担任中小学(幼儿园)科研副校长。二是分层次“育”才。完善中小学教师调配实施方案,推进城乡教师交流轮岗,进一步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加强干部人才培养储备,选派学校干部教师上派学习、挂职锻炼,着力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与高校深度合作,与重庆文理学院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协议、“卓越教师教育实验班”研修协议,与西南大学开展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完善“区级—片区—校本”三级研训机制,每年投入800万元干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打通人才培养成长通道。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渝西川南教育联合体名师工作室8个,永川参研骨干教师44名,新建10个名师工作室,在建工作室总数达32个,参研教师330余名,实现中小学学科全覆盖。三是用真情“留”才。在农村学校和城区新建学校修建教师周转房,打造“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做实人才思想工作,对正高级、特级教师定期电话随访,对引进人才每季度开展谈心谈话。用好“基础教育激励政策16条”,安排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经费、名师名校长教研经费400万元。选树优秀人才,开展“渝见好老师”宣传活动,在《重庆日报》“永川教委”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名师、市级劳模等先进典型。
二、以“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区教委拟定了《永川区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经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主要工作为:一是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在学生不同年龄成长阶段,选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兴趣、基本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等。二是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在一至四年级(自在学习阶段),按照学习成长规律,创设适合学生自在学习环境,创设丰富多元特色活动要求,创设“经典与阅读、科技与实践、艺术与审美、体育与游戏”等课程,利用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时段,广泛开展特色活动;在五六年级(早期探索阶段),按照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创造性人格,强调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要求,完成国家课程,注重基本思维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开设科技电商、无人机、AI编程、机器人、3D打印、创客活动等特色课程,利用课外活动、课后服务、周六等时段,开展课外拓展课程;在初中阶段(兴趣显露阶段),按照加强因果兴趣培养,促进学生以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掌握创新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完成国家课程,开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专题化、进阶化校本课程,联合教育、科技、行业协会、科技场馆企业等多方资源,利用课外活动、课后服务、周六等时段,开展特需+永川区域特色拓展课程;在高中阶段(才干浮现阶段),按照全国重点高校强基计划、积极响应服务国家重大人才战略和基础学科培育要求,发展高阶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要求,联合区外名校开展深度联合教研,按照拔尖项目培育模式,积极联络相关高校师资和科研院所,助力相应课程建设和备考培训。三是探索贯通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通道。选拔集结拔尖创新人才苗子,因材施教,实施小学、初中和高中贯通式培养,实现课程、管理一体化,创造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为学生个性化发展赋能。
三、以“集团化办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区教委拟定了《永川区推进集团化办学实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现有永川中学、红旗小学等5个教育集团基础上,2023年新组建萱花中学、北山中学教育集团,推动萱花中学与永九中、北山中学与卧龙初中实施集团化办学,实施教育集团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优质共建、合作共赢、特色共生、学生共育、发展共进”五共原则,重点加强“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任命、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评价。优化集团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赋予集团总校在成员校间动态调整编制权,将集团内部干部教师互派交流、跟岗轮岗、挂职锻炼纳入集团统筹安排。统筹集团优质资源,分层分类组织集团教研、课堂研究、实践研修,建立集团学科教研组、教师研修共同体、名师流动工作站,加强集团教科研的一体化。我们将制定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目标考核、督导评估整合实施,建立正向、开放、专业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教育集团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效能进行评估。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在条件成熟情况下,稳步扩大集团化办学数量和规模,提升集团化学校占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集团化办学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四、以“智慧教育新基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区教委拟定了《永川区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实施强基赋能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永川教育专网建设,支持学校按需扩大网络出口带宽,与重庆教育专网和国家教育专网互联互通。加大交互式一体机“班班通”设备的配备。着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创建,有序推进校园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永川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生态环境,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永川智慧教育平台功能提升、迭代升级。探索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参与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广泛汇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引导学校开放优质校本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区共享。依托智慧教育指挥中心实现教育数据的全面接入与汇聚,构建以管理类数据、教学类数据、评价分析类数据为支撑的科学决策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将紧紧围绕办学条件强、学校管理强、师资力量强、公平程度高、教育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的“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三强三高”核心指标,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明确路径、找准抓手,开拓创新、担当实干,为永川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贡献力量。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中意审签。对以上答复你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12日
联 系 人:唐显华
联系电话:49876536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