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39号提案的复函
永发改函〔2023〕64号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62-039号提案的复函
吴至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的提案》(第162-039号)收悉。经与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司法局、区纪委监委、区金融办等单位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出台差异化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2年通过深入调研,综合研判,多措并举疏痛点、解难点,回应企业关切。我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进一步解决行政审批、要素保障、行政执法、资源配置、中介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已配套印发“推行就近办、免证办、快捷办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优化惠企政策办理落实免申即享”“优化行政执法服务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联合行政执法检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等4个方面的子方案。2023年印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补充清单》《重庆市永川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持续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进一步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一)完善服务,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组织开展证明事项全面梳理2次,以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较高的证明事项作为突破口,在风险评估基础上推行免于提交证明。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分批次公布免交证明事项清单,在全市统一推行的86项告知承诺证明事项基础上,第二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目录,新增加30项免交证明事项,企业和群众2022年提交各类证明材料减少了7000余件,切实减轻了企业群众亲自“跑证明”的负担。
(二)深化改革,推进政务服务集成“一站”。一是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围绕重点事项和重点领域进行优化升级,切实减时间85.17%,即办事项比例达到69.81%,全程网办比例83.74%,165项审批事项实现“零材料”,99.88%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通过进综窗、进专区、进自助区的方式,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进驻率达到92.68%,让群众办事只进一门。推动分中心人员互派互驻,实现税社联办,解决上万名群众办理灵活参保缴费两头跑问题。三是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整合“企业开办、准营、注销”“个人出生、就业、退休”等政务服务主题套餐43个,深入部门对接梳理,建立协同联动机制,37个套餐实现“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就近”目标。
(三)持续创新,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里”。一是印发《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方案》,办事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微信公众号安排“办不成事”反映客服专员,建立健全对群众投诉问题的办理程序和督办机制,为群众提供疑难复杂问题提供兜底服务。二是出台《永川区行政审批首席事务代表工作制度》,推动各部门充分授权,更多事项在大厅实质可办。三是区行政服务大厅开设惠企服务专窗,打造惠企服务线下“咨询点”“代办站”,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解答,现场指导政策申报,并按需提供代办服务,帮助企业“应享尽享”。截至目前,已向2600余户家企业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帮助200余户企业争取政策支持。
(四)加大宣传,促进满意再提升。一是倡导“政策流程明、办事不求人”的理念,围绕“一件事”应用场景和企业准营环节等领域,打造“沉浸式”实景政策讲解栏目“永川政务通”,将审批工作流程与群众办事常见问题相结合,打造“样板间”式实景代办视频,让“办事流程”一看就懂。二是聚焦政务服务改革热点、焦点问题,及时收集提炼经验做法,形成更多的“永川案例”“永川经验”,扩大市、区级主流媒体报道圈,发出永川政务服务“好声音”、营造永川政务服务“好氛围”。依托“渝快办永川专区”“永川政府门户网站”“永川微发布”“永川政务服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推送发布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办事政策信息,拓宽预约办、掌上办渠道,让企业群众体验“指尖上”的便捷政务服务。
三、畅通司法渠道,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一)完善执法机制,强化执法监督。印发《关于做好优化行政执法服务工作的通知》,创新制定“两制度两办法”—《永川区行政执法协作制度》《永川区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永川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管理办法》《永川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办法》,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压实执法责任、加强执法协作、规范执法监督,着力解决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多头执法”、“多头监管”、“多头不管”、“执法真空”等突出问题。
(二)优化层级监督,畅通服务渠道。在区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设立行政复议便民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咨询123次。依托镇街司法所设立24个行政复议便民接件点,立案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43件,同比增长126.31%。全面引入“复调对接”机制,缩减时间成本,减少当事人诉累。永川区行政复议办公室与区行政争议调解委员会、区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有效联动,案前化解163件涉企行政争议,化解成功率达88.91%。
(三)深化法律服务,保护合法权益。成立了“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下设七个专项法律服务团,各专项法律服务团根据自身专业领域及职责,制定服务清单,并提供相应的项目化法律服务方案。根据专业服务特点指派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所属商会进行“一对一”法律服务,针对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化解等内容,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对症下药开具“处方”,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
(四)加强法律服务,助推民企发展。推进永川区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专业高效化解企业矛盾纠纷。民调中心入驻联调中心以来,共受理纠纷1026件,调解成功1023件,调解成功率98%,涉及261家民营企业,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45亿元,引入司法确认881件,既避免了企业诉累,又化解了困扰企业发展的矛盾纠纷,受到企业界的广泛赞誉,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提升守信践诺水平,树立勤政高效形象
(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充分保护和激励我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合理容错的良好环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建立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
(二)服务发展“三访”行动。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开展100名纪检监察干部调研100家企业“双百”走访,开通营商环境监督码“码上”问访,主动进企业、进园区、进行政服务中心做实“一线”接访。2022年走访调研企业125家,发现问题86个。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利用“12345”便民热线平台与相关部门统筹调动、整合力量和资源,反应迅速,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出台《永川区民营企业反映困难问题交办转办督办制度》,2022年收集企业困难问题232个。在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办结174件,正在办理37件,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作为、耐心政策解释,促进相关问题得到合理合法合规的解决,企业反馈满意度较高。
(三)营商环境数字监督行动。统筹归集“渝快办”“渝快政”“永企惠”等行政审批、企业服务数据资源,强化智慧监管、智能研判、拓展应用,围绕“企业诉求、平台提报、分类移交、限时办结、满意度评价”开展全流程监督,以强有力监督推动工作人员履职尽责。聚焦行政执法、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建立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6个监督检查室协助、1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配合的“1+6+12”“室组”联动监督专班,实行专班推进、闭环落实、考核评价机制,着力清除隐性门槛和市场壁垒。2022年推动解决问题98个。聚焦营商环境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对涉企部门、窗口单位、重点项目常态化开展作风督查,对承担优化营商环境任务的单位开展巡察监督,对涉及营商环境信访举报开通“绿色通道”,及时精准查处问题。2022年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3件,处分3人。
(四)实施“清廉永商”培育行动。围绕经营信用、税收缴纳、安全生产、遵规守法、社会责任等方面,建立“清廉永商”“五有五好五不”评价标准体系,每年评选10家“清廉永商”,强化典型引领、加强宣传教育、培育廉洁基因,让“清立企·廉兴业”成为企业家共同价值追求。
五、加大金融惠企力度,优化信贷营商环境
一是加大无还本续贷业务办理和推广力度,扩大无还本续贷业务面。截至2022年末,永川区银行机构为市场主体办理无还本续贷22.23亿元;办理普惠小微贷款延期34.13亿元,办理个人房贷延期1.35亿元。二是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推广力度,提高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授信对接效率。截至2022年末,全区银行机构通过“长江渝融通”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受理发放贷款19.06亿元,居全市第4位;通过信易贷平台授信4.07亿元,居全市第2位。三是持续推广“1+2+N”普惠金融基地、“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建设,截至2022年末,已建成金融服务基地177个,金融服务港湾18个,2634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金融服务港湾获得贷款25.43亿元,全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5.6亿元,同比增长28.79%,加权平均利率4.67%,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四是探索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成功创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得上级奖补资金3000万元。与担保公司、银行合作,创设“永信用贷”“永增信贷”“永担保贷”,为区内企业提供单户最高300万元的信用贷款、单户最高1000万元的增信贷款和担保贷款。2022年共帮助685家市场主体新增融资15.13亿元、新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2.23亿元,平均费率降至1.1%,新增农业融资担保3.15亿元,平均费率降至0.5%,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62%。下一步,我区将聚焦帮助企业提高申贷获得率,持续优化信贷营商环境,一是依托“永企惠”建设线上融资平台,加大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宣传推广,提高对接效率。二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工作,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推广助企融资创新产品。三是督促落实无还本续贷、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各级惠企融资政策,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
此函已经邓正军主任审签。对以上复函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罗厚敏,联系电话:023-49828702,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