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第一次会议161-240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5-18

民盟永川区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助推永川经济发展的提案》(第161-240号)收悉。经与区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我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充分依托我区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行品牌发展战略,农特产品品牌效益突显。一是构建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业标准推广和使用指导,加快推进规模种养基地和新型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充分发挥规模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完成《永川区农业标准汇编》制定,技术规程共37个。二是加快培育以绿色食品为基础的相关品牌。重点打造 永川芽永川香珍永川豆豉黄瓜山梨永川莲藕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区域性公共品牌对产业的带动力。

截至2022331日,有效期内两品一标148个,总面积2.8万公顷,总产量36.39万吨。其中,绿色食品137个,总面积1721.34公顷,年总产量33763.5绿色水果88个,面积890.4067公顷,年产量22393.5吨;绿色蔬菜14含食用菌2个,面积162.9333公顷,年产量7415吨;绿色花椒3个,面积134公顷,年产量1400吨;绿色茶叶19个,面积241.6667公顷,年产量255吨;绿色调味品2个,年产量600吨;绿色稻谷2个,面积78.6666公顷,年产量645吨;绿色高粱1个,面积30.6667公顷,年产量207吨;绿色大米6个,面积133.2公顷,年产量728吨;绿色水产2个,面积49.8公顷,年产量120;有机食品9个,总面积33.53公顷,年总产量108.815吨;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总面积26213公顷,年总产量23万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推动实施绿色食品品牌发展战略。统一发展理念,确立目标重点抓绿色品牌。区农业农村委印发了《关于印发永川区三品一标和重庆名牌农产品奖补实施办法的通知》(永农委发〔202047号),对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和重庆名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

严格生产管理,按照标准建品牌。依托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有机绿色认证等权威认证,注重品种、品质、品牌同步提升,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同时,对全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许可使用及备案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信息档案和管理台账,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如永川秀芽” 品牌,由重庆市永川区茶叶行业协会统一管理,凡使用永川秀芽商标,须经协会授权,目前全区授权使用企业达17家。全区统一制定永川秀芽产品行业标准、永川秀芽茶园生产管理标准和地标使用管理规则,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制度。重庆市石笋山农业有限公司的情山牌猕猴桃20147月首次获得农业部中国绿色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2022年建设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坚持推进农旅结合发展,整合资源做强品牌,丰富产业内涵。打造集赏花、采茶、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基地,永川已建成西部最大的茶与竹共生连片山地茶园基地生态观光和茶文化旅游风景区。以茶山竹海、石笋山风景区为代表的茶文化旅游已成为西部最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二)实施绿色食品品牌建设行动。有机食品又称天然食品,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定,取得有机食品证书的食品。因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我区推广有机农产品种植难度较大,现阶段以发展绿色食品为主。2021年,我区新增绿色食品31个,新增面积200.2667公顷,新增年总产量4974吨。

在绿色食品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相关品牌,持续提升一粒米、一枚果、一棵菜、一条鱼等特色农产品品质,筑牢绿色品牌质量。2021年,重庆奉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卓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重庆现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成为三园两场示范基地,已验收投入使用;重庆市永川区永荣茶厂的茶叶、重庆市石笋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猕猴桃、重庆华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获得最美绿色食品称号;重庆卫星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正友牌黄花梨、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的蕊福农牌双孢蘑菇和大球盖菇、重庆市永川区永荣茶厂的永荣牌永川秀芽、重庆凯莱调味食品发有限公司的可益牌青花椒油获得了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的称号。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等经营模式,着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龙头企业、绿色品牌种养殖示范基地正在成为新型的"五生合一"田园综合体(即生产、生活、生态、生存、生命),每年举办的赏花、采摘、品尝、体验、赛事等农耕特色文化活动,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在实践中探索五农合一的生产模式(即绿色农业、科技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

从行业整合入手,推动绿色品牌聚集。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靠拢,促进知名度小、实力弱的绿色食品企业向同类优势品牌合并,扩张品牌规模,扩大品牌影响力。比如:永川秀芽” 2019年进入国家区域公用品牌目录,是我区着力打造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之一,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市前列。2018年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19年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2020年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21年获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推荐产品、重庆市五星冠军茶叶区域品牌,全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达24.91亿元,在重庆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我区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近10%,该品牌由重庆市永川区茶叶行业协会统一管理,授权使用企业17家,其中4家茶叶领军企业,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均为绿色食品企业,力求将永川秀芽品牌发挥最大的市场效应。

(三)加强绿色食品品牌管理并建立年度评价制度。我区绿色食品品牌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注重产品发展和数量增长向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转变,品牌认知度和公信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20年和2021年,重庆市永川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喻刚主任当选重庆市绿色食品协会理事。在构建绿色品牌评价体系方面,我委积极加强绿色品牌证后监管工作,严格按照《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开展2021年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工作的通知》(渝农安发〔20211号)的要求,制定年检计划,有效落实年检及证后监管,对鲜食、风险等级高的农产品,加大抽检频率和力度,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2021年,我区绿色食品企业38家,年检任务26家,针对年检计划中的26家生产企业,重点检查企业的农资仓库、生产记录、企业制定的绿色食品种植技术规程、内检员的履职情况、标志使用及缴费情况、追溯系统的录入情况、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开具情况等。通过年检,我区绿色食品企业内检员均在有效状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开具率100%,追溯系统的录入率100%25家企业通过绿色年检,1家因土地流转自愿放弃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绿色食品续展6个,续展面积70.47公顷,续展年总产量75

(四)探索品牌营销推广模式。加大绿色食品品牌扶持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政策扶持是提升品牌核心能力的保障。为提升品牌核心能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制定了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政策措施。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500万元以上,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加工设备设施改造、品牌宣传与推广、商标注册及品牌认证等,为增强品牌核心能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加大绿色食品安全用药宣传培训。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开展培训,切实提高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严格落实安全用药要求。2021年,区农业农村委印制《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2020版)》宣传画2000张,充分利用专项检查、日常监管巡查、绿色年检、绿色现场检查等时机,点对点的将宣传画发放到镇街监管员和业主手中,一对一的对新标准的变化情况、绿色专用农药销售专柜试点门店等信息进行宣传,要求镇街监管员对辖区绿色食品企业要依标监管,要求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将宣传画张贴上墙,更要严格依标生产,实际生产中用药与生产记录和追溯系统中的用药记录保持一致,严格执行新标准。

积极开展绿色食品专题宣传活动。按照《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开展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渝农安发〔202118号)要求,我中心围绕绿色生产 绿色消费 绿色发展宣传活动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了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组织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新胜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永川区君意食品厂等3家企业参加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528日在市农业农村委机关一楼大厅举办的春风万里 绿食有你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629日,我中心在永川区何埂镇举办了春风万里 绿食有你绿色食品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布置图文展板、散发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等形式向过往群众进行了绿色食品知识宣传,包括绿色食品标识、消费科普、用药安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内容。

多方位扩大品牌影响力。一方面通过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永川农业微信公众号对开展的绿色食品宣传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一方面鼓励和引导绿色企业积极申报巴味渝珍的产品授权,借力行业知名平台,多渠道、多维度开展宣传营销,通过网络直播带货和新媒体,切实提高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增进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关注与认知,增强绿色品牌的竞争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成为发展的动力。企业品牌是城市经济的细胞,是带动城市经济的动力。

(一)推进标准化生产。一是推动农业标准示范实施。按照品种培优、品种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积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创建。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等经营模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2022年新建三园两场”2个,到2023年,共创建三园两场”27个。二是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落实程序、标准、审核、现场检查、证前培训五严格要求,严把认证登记准入关。对获证企业全覆盖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加强证后监管。支持认证企业参加相关展会,加大优质绿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2022年到期的63个绿色、9个有机农产品,续展率达到100%。培育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创建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示范基地3个。到2025年,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0个以上,培育1个区域公用品牌、10个重庆名牌农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以上。

(二)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力度。重点围绕茶叶、食用菌、名优水果、调味品、豆豉等特色产业,鼓励生产经营者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质量认证登记。推进永川秀芽永川香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申报,推进商标富农工程实施,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紧密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大商标品牌推广力度。

(三)强化品牌质量和诚信管理。企业品牌的建设,是以诚信为基础,产品质量和产品特色为核心,才能培育消费者的信誉认知度,才有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着力抓好商标运用,改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注册、轻应用现象。引导地理标志使用企业走科技创新、商标运用与品牌提升的融合发展之路,鼓励企业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自主商标品牌结合起来,共同培育运用。持续推行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和农户按照统一标准组织生产,并做好品种引进、栽植、管理、采收、储藏、加工、销售全过程记录。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从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实行全过程监控,定期、不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监测及安全执法检查,切实做到监测到位、执法到位。

(四)加大品牌保护和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的保护工作;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品种和重大案件,严厉打击各种侵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行为。畅通举报渠道,切实保障举报人各项合法权益。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品牌宣传活动,营造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企业多渠道、多媒体开展商标品牌形象广告传播活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国内外展销会、洽谈会、商标品牌节等提高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和竞争力。在高铁站、机场、大型商圈、重要旅游景点设置宣传牌,通过平面媒体不间断的宣传。通过开展品茶(菌)、斗茶、采茶(菌)、论坛等形式宣传品牌,举办好永川区第七届斗茶大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产销对接、展会等活动,加强品牌推介,扩大品牌影响力。

此复函已经赵亚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518

  人:刘宗建

联系电话:02349373089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