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135号提案的复函
张莉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在幼儿园、中小学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的提案》(第161-13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开展儿童青少年环保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从娃娃抓起,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落实垃圾分类是我们的一直的追求。您的措施建议,为我们下一步深入开展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借鉴,针对您提出的几项工作建议,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永川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2020年,全区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2022年,全区学校全面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减量化、资源化工作。近两年来,永川区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在区垃圾分类办的统一部署和专业指导下,坚持全体动员、全员参与、上下联动、精准发力,扎实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规定动作不走样,着力打造样板标杆。区教委及各学校对标对表区垃圾分类办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各学校均建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垃圾分类方案,设置了专门的垃圾分类指导员,行课期间,每月20日前准时报送垃圾分类信息及数据。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达标检测,实行月检查、月通报制度。2021年4月,召开了永川区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会、教育系统厨余垃圾收运处置推进会,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了普及、宣传教育和实践指导。9月,区教委组织相关科室及部分学校代表到渝北区龙山小学、旭辉小学、黄桷坪幼儿园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打造,目前培育的10余所示范学校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10月,召开了2021年全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度专题会议、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组织全区所有学校分管领导和分类指导员参加集中培训,各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实施、成效彰显。
(二)定时定课定教材,垃圾分类进入课堂。区教委引进和编印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版生活垃圾分类教材,并把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课程体系,规范课时要求,在学科中渗透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统一编印下发了《垃圾分类伴我行》等知识读物、宣传册、宣传折页等2万余册,在全区学校推广学习“生活垃圾分类顺口溜”,让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兴龙湖中学、红河小学等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主动性,创编校本课程;红星幼儿园、仙龙幼儿园等结合学前教育“一园一品”目标,开展幼儿垃圾分类亲子绘本编创,实现垃圾分类教育游戏化;部分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环保基地,体验“垃圾分类课堂”,学习“环保知识”,强化垃圾分类体验教育。各学校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与健康教育、科学教育、德育工作相结合,通过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方式,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师生对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
(三)垃圾分类巧融入,校园文化浸润心灵。针对部分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不规范的问题,区教委下发了《关于规范生活垃圾四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及分类标志标识的通知》,要求各学校对照新标准和指南,统一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识,对原已设置的分类设施采用喷涂、张贴等方式及时更换错误标识标志。同时,区教委还制定了《永川区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氛围营造规范准则(试行)》,要求全区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因地制宜,在围墙、栅栏、花台等区域设置了各式各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展板、海报、文化小品等,对垃圾投放区域进行美化,让垃圾桶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营造了浓郁的垃圾分类新时尚文化氛围。此外,各学校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在食堂、楼道、操场等区域指导和督促师生正确投放垃圾,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落实源头减量,“光盘行动”主题宣传语和图片在学校食堂的墙壁和餐桌上随处可见,部分学校还开展了泔水称重评比。垃圾分类成为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评比的重要内容。
(四)小手大手齐参与 ,校内校外全面开花。按照“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共建美丽永川”的目标,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学生向家庭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和“垃圾不落地,永川更美丽”的倡议,由学生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带给家庭成员,通过小手拉大手,发挥“1+1+1”模式的带动效应。全区17万余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积极参与了生活垃圾分类“小手牵大手”三个一活动(志愿服务、家长培训、实践活动),通过宣传视频、发出“垃圾分类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成为居家生活垃圾分类“小小培训员”,带动各自家庭参与、践行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收集,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2022年3月,永川区教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城市管理局联合举办了“垃圾分类齐行动无废城市我先行”永川区中小学生活垃圾分类演讲比赛,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青少年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力量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动带进家庭和社会。永川中学、红河小学等学校组织师生成立志愿者小分队、绿色使者社团等,到万达、人民广场等地向公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图册、劝导居民正确的垃圾分类方式,开展垃圾清理等,引发社会各界积极反响。
(五)督导考评有妙招,四级联动激发奇效。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永川区教委建立健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网格,明确了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一级抓一级,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责任。制定了《重庆市永川区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达标考核考评表》,对照达标要求,建立学校常态自查、教管中心核查、教育部门督查、部门联动检查的四级严查机制,确保全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全面达标。区教委还编制了《永川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评选细则(试行)》,从工作机制、宣传教育、设施设备、分类管理、信息报送等方面,细化明确了学校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使学校开展工作有的放矢,有据可依。除了兴龙湖小学等10余所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学校外,全区近300所中小学幼儿园正对标对表创建标准,全面参与创建,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档升级,努力实现“一所学校就是一面旗帜”,为本地、本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做好表率。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目前,全区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正如您提案中所说,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如校园垃圾分类氛围营造需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还做得不够,宣传教育形势还不够丰富,部分师生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还不丰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家庭、社区联合实践活动力度不够等,为此,结合你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及制度建设。继续实施《永川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垃圾分类工作网络,明确职责分工。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党建引领,在学校支部活动、党员培训中广泛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教师职工大会、年级组教师培训中纳入生活垃圾分类知识,通过问卷调查、知识考核等方式使教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达100%。教师队伍中优选一批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狠抓“三进”落实,定期组织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二)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继续将每学期的6节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列入中小学学生课表,纳入全区中小学教育体系,并通过发放宣传单、展示自制绘画作品和海报,向同学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制作宣传栏、LED宣传标语、展板、形象角等营造校园垃圾分类浓厚氛围。按计划实施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及时报送简报信息、美篇、小视频等,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开展互动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学生、家长知晓率达100%。
(三)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学校将生活垃圾分类考评纳入长效机制,每所学校每月荣辱榜公示上墙,学校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按月、按季度,按班级、年级等不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评比。区教委将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督查,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不力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并将垃圾分类开展情况纳入学年度目标考核。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纳入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卫生学校、绿色学校等校园评比,进一步促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中意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5月12日
联 系 人:陈煜
联系电话:49882338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