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124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5-30

蒋明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游泳技能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的提案》(第161-124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区教委高度重视推动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发展,鼓励中小学结合学校师资、场地、课程建设、传统特色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本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体育项目,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探索开设游泳课程。

一、纳入校本课程普及

各中小学将包涵普及游泳技能在内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纳入校本课程开发,打造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在《品德与生活》《科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渗透游泳相关知识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开设健康教育课,推进学游泳、防溺水、懂自救系统教育,实现3—4年级学生学习掌握游泳安全知识、初中阶段学生学会溺水的应急处理

二、协同做好技能培养

一是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在萱花小学和神女湖小学启动试点,将游泳教育纳入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所需经费通过课后服务预算执行,达成学游泳、防溺水、强体质的目标。二是加大购买服务力度。针对全区中小学不具备开设游泳课的客观事实,区教委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借助区青少年儿童体校等资源,统筹规划游泳课程。今年已规划在五洲小学三年级开设游泳课程,目前正在为开设游泳课程做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前期准备。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区教委积极会同区文旅委,开展教练员、救生员、管理员等游泳专项培训,进一步夯实试点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会同城区3个办事处,协调社会游泳场地,为学生教学训练提供便利,让孩子们在游泳课堂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三、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

各校通过班主任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利用宣传橱窗、展板、黑板报等方式对校园环境氛围进行渗透;开展预防溺水主题升旗仪式、校医卫生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预防溺水的宣传教育可视化、生活化、具体化。充分发挥家校共育资源优势,通过班主任群、班级家长群等平台,以签订家校安全公约、预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节假日安全信息提醒、异常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推送预防溺水宣传视频或文章提高家长预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共筑学生预防溺水安全防护网。

下一步,区教委将积极会同财政、住建、规划等有关部门,聚焦青少年游泳技能培养所需的师资、场馆、资金、教程等,持续开展工作。同时,将进一步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力量,构建游泳知识技能和防溺水在内的公共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支持学校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逐步提高开设游泳课程的学校比例,促进学生学习游泳技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中意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2520

人:万能

联系电话:49876536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