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026号提案的 复 函
张世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老城区建设“立体车库”的提案(百姓提案)》(第161-026号)收悉。经与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市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1月,永川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达28.5万辆,其中小汽车拥有量达17.1万辆,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仅8.6万个(配建及公共停车泊位7.8万个,路内停车泊位0.8万个),考虑动态弹性出行需求,按照国际惯例1:1.2比例测算,停车泊位缺口高达11.9万个。
当前,由于老城区用地资源有限,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不足或未按配建指标建设,部分老旧小区停车位配建指标远低于现执行的“居住0.8-1.0车位/100平方米”标准,停车位历史欠账严重,加之机动车以10%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造成停车泊位的增加远赶不上停车需求的增长,高峰期间在核心商圈、医院、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甚至“一位难求”,重要道路路段及路口乱停、乱放现象随处可见,既影响城市形象,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二、已开展的工作
面对当前老城区用地资源有限、停车历史欠账现实问题,充分挖掘既有用地资源、空间资源建设立体公共停车场,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规划预留公共停车用地。区规资局根据现行中心城区控规整合,梳理出规划公共停车场共71处,规划停车泊位约1.1万个,规划管理中对公共停车场用地进行了有效控制,严格执行停车位配建标准,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
二是推进停车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委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相关工作要求,大力实施2017-2019年交通缓堵行动,建成投用桂山公园、俊豪中央大街二期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地下公共停车库、商贸城地面停车场以及行政服务中心路内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约1.1万个。停车设施建设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为此,我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新一轮《永川中心城区交通缓堵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并通过了区政府常务会审议,行动方案提出在旺龙湖、华尚城等区域新增公共停车场,启动永川汽车总站的搬迁并改建为25队综合立体停车库,同时开展永川商贸城、老妇幼保健院等一批立体车库停车点位选址论证,争取逐步解决老城区停车难问题。
三是规范临时占道停车管理。为积极应对重要路段及路口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区政府于2017年10月发布了《关于规范城区公共区域临时占道停车秩序的通告》(永川府发〔2017〕12号),规范城区临时占道停车秩序,明确占道停车收费标准,提高路内停车位使用率。同时,区城管局于2021年8月编制了《重庆市永川区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泊位优化设置方案》,对中心城区0.8万个路内停车泊位做了详细现场调研,提出了路内停车优化设置方案,提升了路内智能化停车管理,提高了路内停车周转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重要路段及路口“停车难”问题。
三、下阶段工作
一是区规资局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规划预留公共停车用地,严格执行停车位配建标准。根据公共停车场实际建设条件调研论证,选取事宜建设立体车库的公共停车场作为试点。
二是我委借助旧城改造、开发契机,在医院、学校、大型商住小区等区域,充分利用边角用地、闲置用地,结合实际用地条件,科学选择升降横移类、垂直循环类等机械式类型,充分论证可行后,“见缝插针”地设置立体公共停车场。您提到的“永川中医院、上游小学、骑龙苑”等医院、学校地段,我们也将积极论证建设立体车库的可行性。
三是区城管局采取精简审批备案流程、免除手续费等方式,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单位利用自有场地设置停车场,并积极引导企业、小区在其富余区域建设立体停车设施。
立体车库的建设,仍然面临着投资模式、安全系数等方面的问题,我区也将积极向试点区县借鉴学习,争取早日建成立体车库示范项目。
此复函已经张静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