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401号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401号提案的复函
徐健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永川老年人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随迁老人“身心漂泊”困境的提案》(第161—401号)收悉。经与区人社局和区医疗保障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函复如下: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快,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性服务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您在提案中指出“随迁老年人社交难、异地医保结算难”等问题,并提出了“采取智慧养老、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等建议都非常契合永川老年人工作实际,帮我们进一步找准了难点问题,细化了工作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和实际,稳步解决随迁老人在社会交往、医保结算和社会福利政策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并优化养老服务工作,切实增强全区老人幸福感、获得感。
一、整合优化资源,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广覆盖、可持续、
有保障的生活照料、专项医疗、精神慰藉、交友联谊、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托养照护等服务。完善全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梳理社区养老设施服务清单等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区分不同需求,整合资源开展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老年人“结对”互助养老服务。鼓励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里设置部分退休老人可以从事的职位,让老人可以继续发光发热,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智能化这道“数字鸿沟”。
二、推进政策创新,完善老年社会福利政策
稳步推进老年人社会服务福利政策。一是逐步提升社会保障。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将65岁以上老年人作为重点管理人群,通过签约家庭医生开展健康管理。进一步落实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百岁老人营养补助,逐步提高补贴标准。进一步落实《永川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永医保发〔2022〕5号)精神,着力开展试点工作,力争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在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结算试点。二是扩宽福利覆盖面。加大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力度,投资90万元,持续实施社区居家养老“助餐、助浴、助医”服务项目,给予特困、低保、高龄、失能等老年人一定补贴。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争取财政资金50万元,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适配等方式,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三是畅通养老资格认证。川渝两地退休人员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就近认”渠道已正式开通,无需回到户籍地办理,以外地区可以通过手机app“掌上12333”进行线上认证。
三、加强统筹协作,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积极解决异地就医难、就医贵问题。一是推进异地门诊免备案。对异地门诊实行免备案制度,参保人凭本人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异地门诊联网结算医药机构可使用个人账户直接支付医药费用。二是扩大异地住院备案渠道。对异地住院备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保人可在永川区医保局综合服务窗口、18个医保驻医院服务站和2个驻镇街服务站完成线下备案,也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重庆医保”APP、“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渝快办”、电话023-49838741等渠道实现线上备案。所有备案渠道均可立即办结。下一步还将在川渝两地实现异地住院免备案,促进川渝融合发展。三是规范医保报销政策。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异地就医均按“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报销政策”执行,避免异地就医内、外有别;扩大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范围,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均配备了扫码设备,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扫码就医。
再次感谢您对永川区老年人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此复函已经区民政局赵德君局长审签。对以上复函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局,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
2022年5月7日
邮政编码:402160
联系电话:49875011
联 系 人:黄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