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161-205号提案的复函
王召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机制的提案》(第161-205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委高度重视,我委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提案交办会,并召集有关同志进行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西部职教基地定位后,永川高新区多次召集规划编制单位、职教院校和行业专家对西部职教基地规划内容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力量起草《西部职教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我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纳入规划,目前规划文本已经西部职教基地市区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和永川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即将印发。
(二)加快产教融合发展。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西部职教基地17所院校开设有90个订单班和中国特色学徒制班,涵盖44个专业,学生人数达到3600余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数量已突破1300个;近3年支持职业院校增设智能装备、大数据等专业45个,对接重庆市重点产业的学生占比达85%以上。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数智化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成立、“智慧健康小屋”成功投用;永川高新区、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三方签署战略合作;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与北京市昌平职业教育中心签订校校合作协议,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签订一体化办学合作协议。成立黄炎培职业教育研究院西部职教基地研究分院。
(三)大力开展双创活动。充分发挥职教院校智力优势,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平台50个,深化“产业+科技+职教+金融”创新创业模式,打造“永创会”双创品牌,开展永川区第六届创新创业节、“创业星物种·永创汇”新智慧城市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和路演。建成开街环重庆文理学院创新生态圈。近年来,在永高校转化落地科研成果40余项,累计收益4000余万元。重庆文理学院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推广”成功应用于生产线,新增产值100.9亿元;PDE5抑制剂一类新药成果转让3000万元,实现产业化。永川双创工作2020年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和督查激励。
(四)加大职教扶贫对接。协调在永院校参与教育扶贫,跨省、跨区和区内开展对接,如水电职院与山东水电职院进行跨省合作,签订鲁渝教育扶贫协作协议,财经职院对接秀山县、城口县、垫江县、巫溪县等开展结对扶贫,文理学院对接松溉镇打鱼河村、职教中心对接松溉镇文昌宫社区实施精准扶贫,利用职教资源筹集资金200多万元,采用“职教院校+联合社+村民+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基地1000亩。经过近两年精心指导、培育,天星村扶贫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五)优化职教发展生态。永川区先后出台多项鼓励政策支持院校提质发展,鼓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力营造西部职教基地发展生态,先后出台“职教激励政策24条”、“共享优质师资平台管理办法”等政策, 2017年出台“职教激励政策24条”以来,永川区累计兑现落实各类奖励补贴现金5790万余元。2021年5月,永川区政府出台《西部职教基地共享优质师资管理办法(试行)》,由高新区牵头搭建和管理师资共享网络平台,目前师资共享网络平台已正式建成投用,已有1749名来自院校的优质教师,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技能大师,行业、社团等组织机构的专家人才成功通过选拔入库。每年从院校选派1000余名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聘任6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深度实现产业、职教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六)创新职教管理机制。2021年,市委编委在《关于清理规范永川区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批复》中,明确同意在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加挂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牌子,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与高新区管委会合署办公,成立专门职业教育管理机构,在管委会下设职教产业发展促进局和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中心,创新永川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为全区职业教育服务。
二、下步开展工作
根据您提案所提建议,我委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校地共建机制。继续定期召开校地共建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完善市区共建、校地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收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职业院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校地对接机制,实现“一校对接一乡镇”,发挥职业院校专业、人才优势,对对接乡镇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帮扶。
(二)建立“进园入企”人才库。联合区人社局、区经信委等部门在摸排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智能家居及材料、特色消费品,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等重点行业和长城汽车、东鹏智能家居、新泰机械、航凌电路等737家重点企业基础上,建立企业现有人才机构分布、紧缺人才岗位需求等现有产业人才信息库,把高校专家纳入人才信息库,开展“点对点”交流对接,发挥高校科技专家服务园区服务企业运行机制,目前人才信息库收集有博士人才10人、硕士人才142人、本科人才3648人、专科人才6561人;有正高职称人才28人、副高职称人才93人、中级职称人才392人、初级职称人才459人;高级技师122人、技师156人、高级技工383人、中级技工1186人、初级技工1050人,并对入库人才予以科技咨询、家属就业、子女入学、担保贷款等政策优惠服务。
(三)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高新区管委会会同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建立并开展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将产业群所需岗位专业及技能与需要的教学内容高度融合,做到人岗匹配。开展相应的大学生技能培训,让大学生学到实用技能,学以致用;开展职业院校师生进企业活动,参观学习,帮助师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同时帮助企业做好就业宣传。积极宣传“职教24条”等激励政策,组织区内重点企业,根据企业需求,购买高校科研服务,实现“企业有需求、学校给科研、政府出资金”建立产业科研模式,以区级重点科研项目开展研究、获得资金支持,企业和高校技术人员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实现高校成果转换长效机制。
此复函已经盛逵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5月5日
联 系 人:罗家发
联系电话:023-49687953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