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336号提案的复函
周俐璐、谭先忠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范室内装饰装修的提案》(第33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装饰装修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区具有装修资质且正在经营的企业有20家,但市场上从事装饰装修的公司有近200余家,大多是无装修资质的公司。因家装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证无证都可以进入,导致马路游击队占据家装市场的主导地位,导致消费者因装修质量不佳、工期延误、增项众多等理由的市民举报、投诉不断,2020年至今已处理因装饰装修引发的信访件40起。
二、我区室内装饰装修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管理方面。多头管理的局面影响干扰着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装饰装修行业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一是政策法规滞后,执法依据不充分。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上位法和具体的实施办法,部分法规政策还存在着互相矛盾的部分,执法依据不充分。二是行业协会与行政部门管理服务内容相冲突,形成管理空白地带。三是行业执法力量薄弱,行业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尽管室内装饰装修市场的监管部门很多如住建、市场监督、质检、环保部门等,但是存在具体职责不清,监管体制不明确的问题。
(二)市场管理方面。存在装饰装修市场秩序混乱,装修公司不规范,施工队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虽然我区目前有相当多从事室内装饰装修的企业,但取得合法资质的装修企业大多实施的是公共建筑的装饰装修,多数从事家庭住宅装修的企业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装修企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家装投诉不断。同时装修人与装修队伍双方大多不签订规范的装修合同甚至不签订合同,形成了管理上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只能通过业主的投诉进行工程质量问题处理,装修户如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很难调查取证,消费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三)企业管理方面。一是从业人员的管理不规范,没有进行执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二是行业整体队伍素质比较低,绝大多数的装饰施工的一线工人都是农民工,缺乏基本的技术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给施工带来不应有的破坏和安全隐患。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理念落后,目光短浅,造成投诉率极高。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加强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区住房城乡建委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整顿和规范装饰装修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主要以装饰装修企业无执照、无资质为切入点,重点整治装饰装修行业无证无照经营、合同签订不规范、施工企业不诚信、拖欠工人工资等不良行为,促进装饰装修行业健康发展。
2.加强培训工作,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对建筑装饰装修从业人员实行“登记注册、培训考核、技能鉴定、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装饰装修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并对水暖电等关键上岗人员进行登记备案,切实提高一线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装饰装修工程质量。
3.引导装饰装修企业建立自己的诚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建议由装饰装修协会继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担负起自身责任,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运作,尤其是对处于管理模糊地带的企业,继续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同时积极向行政管理部门建言献策。适应新常态,转换思维、创新模式,提高会员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创新能力,大力提倡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从设计、预算、选材、施工等方面入手,建立起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创优评先活动,定期向社会公布,推进我区装饰装修行业的健康发展。
4.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装修过程中私拆滥改的危害,普及住宅装饰装修基本知识,增强广大业主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树立文明装修、合理使用的思想,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保障安全的良好执、守法环境。
此复函已经李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5月21日
联 系 人:邓双
联系电话:49822494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