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五次会议第26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8-16

徐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脱贫后的人员如何健康发展的提案》(第266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永川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的攻坚状态,聚焦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两场战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目前,全区428010659人建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含2020年脱贫1944人);两类监测对象206616人,其中203户已消除致贫返贫风险;5个市级贫困村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5个相对滞后村产业和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补齐。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层乡村治理及乡村社会事业完善

五年来,整合投入资金超过44亿元,持续打基础、补短板、添后劲,统筹解决了一批既利当下又利长远的急事难事。

1.加快交通建设助攻坚。巩固和保障全区行政村通畅率100%、通客车率100%,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达成自然村(村民小组)通畅率100%目标,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期间累计完工通组公路2326公里,完成全区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476公里,切实提升群众出行条件,充分发挥交通脱贫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推进电网覆盖促发展。统筹推进动力电、网络、通信信号、宽带互联网、广播电视信号、农村电商等建设,实现行政村电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农村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全覆盖,为农村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提供广阔空间。

3.加强环境整治改条件。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改造等专项行动,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提升农村环境面貌。截至目前,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比例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4%,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保持在73%,村庄清洁覆盖率达到100%

4.推进文化建设振精神。深入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和文化民生实事项目,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村级综合服务措施覆盖率100%,村级图书室或文化站覆盖率100%,逐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5.加强危旧房安全整治。重点改造全面改善,推动实现住房安全更有保障,以全市非贫困区县的最大力度,实现农村重点贫困对象危房改造竣工率、无房户长租安全住房入住率、住房安全保障边缘户旧房整治提升竣工率3100%”。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展幅度,对新增贫困对象危房改造和长期有人居住旧房、五沿区域农村旧房实施改造提升,一体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切实让贫困群众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6.着力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能吃上水吃上好水,推动实现饮水安全更有保障。在全面解决贫困群众饮水安全的基础上,再投入资金实施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工程,一体加强全区集中式、分散式饮用水源地管理,饮水质量不断提升,确保全区农村群众都能喝上更加清洁卫生的放心水

7.聚焦兜底保底线。对照两不愁要求,坚持因人而异、分类施策,统筹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横向衔接全区16个救助单位,纵向贯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整合纳入医疗救助、助学救助、临时救助、危房改造等帮扶事项50余项,累计主动资助救助贫困群众近3.9万人次,有效防止群众因困致贫、返贫。针对无劳动力、丧失劳动力等情况,将符合纳入低保兜底、特困供养,能实施临时救援,以及可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全部予以政策解决。确保应保尽保、收入达标、吃穿不愁。注重助在关键处

8.推进定点攻坚固成果。整合投入资金1724.2万元,实施整改提升任务23个,推动市级定点攻坚村五根松村脱贫成果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着力乡村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1.合理产业规划。针对插花式贫困,坚持产业发展资金分配优先支持贫困村、农业企业优先向贫困村引导、土地流转优先考虑贫困户土地、利益分配优先考虑贫困户,努力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更多扶贫种子、收获更多脱贫硕果

2.深入开展私人订制,推动有心无力自食其力有效转变。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到户措施,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实施产业帮扶,扶持发展短平快种养殖业,有效增强贫困群众生产发展和稳定增收能力。2016年至2020年累计落实产业帮扶到户扶贫专项资金2860余万元,对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实施生产发展奖补,增强贫困群众生产发展和持续增收能力。选派508名产业指导员,按照1名产业指导员指导10-20户贫困户的原则,开展帮扶对接工作。将产业扶贫专家服务队53成员分成16个产业扶贫小组,按照镇街贫困户的数量,每个产业扶贫小组对1-2个镇街的产业发展指导员和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

3.加强扶贫小额信贷。投入财政资金500万元,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累计发放贷款3043户次4527.65万元(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7户次190.5万元),建卡户贷款覆盖率达到69.23%

4.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推动产业匮乏百业竞兴有效转变。我们统筹专项扶贫资金2600余万元,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累计创建各类致富园、就业园、创业园130余个,发展种植食用菌、名优水果等27万余亩,实现利益联结机制全覆盖,稳定带动贫困户1700余户,人均增收约2000/年。积极引导支持5个市级贫困村和5个相对滞后村发展合作社26个,所有建卡贫困户全部入社,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年。培育致富带头人295名,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4554人,户均增收1100/

、下一步打算

(一)持续压实责任,巩固拓展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区、镇街、村三级要把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路径和抓手,逐级压实责任,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实现工作常态化,确保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落实落地、发挥实效,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抓紧人员分类,精准锁定对象。监测更应注重特殊群体。一方面,要加快对现有脱贫人口进行分类管理进度,明确重点帮扶对象。有享受型轿车、有商品房、有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等四类人员以及农村住房豪华装修、家庭人口年收入稳定超过农村人均纯收入的脱贫人口,纳入静态库,不再享受政策;其他脱贫人口纳入动态库,可继续享受扶持政策,其中对于整户无劳无能、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脱贫人口,应纳入民政兜底范围。另一方面,将农村低保、特困、易返贫致贫人口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健全完善常态化帮扶机制。

(三)规范监测方式,健全长效机制。既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横向贯穿医疗、教育、公安等行业部门,加强信息比对筛查,紧盯就医、上学、工资性收入等数据,筛查出支出骤增、收入骤减的对象,及时预警、及时帮扶;也要充分运用农户申报、干部走访排查的纵向预警途径,各镇街、行政村至少要明确1名监测员或信息员,专门负责动态监测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做到快速响应、跟进帮扶。从而,全面构建纵横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让干部少填表、农户少跑腿,及时对出现困难、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将返贫、致贫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干部要继续铆足工作干劲,继续坚持跟踪监测人员每周不少于一次动态监测、了解情况,确保第一时间消除风险。

(四)分类制定措施,确保帮在需要时。帮扶更应注重授人以渔。继续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分层实施帮扶救助。对有劳动能力的,针对性地帮助发展产业和参与就业;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的进行临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农村低保、特困、易致贫返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低收入人口,政策上建议统一医保、社保、巩固脱贫保等参保及参保资助标准,形成长效机制。学生资助、危房改造等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措施,继续全面落实。节日慰问、就业、产业扶持、小额信贷贴息、民政兜底等政策措施向脱贫不稳定户和低收入对象倾斜。同时,应继续实施边缘防贫保险,对遭大灾、遇大难、生大病的困难农户及时进行救助,筑牢防贫坝,有效降低非贫困户致贫风险。

(五)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圆满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必须准确理解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在牢牢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此复函已经赵亚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人:陈秋语

联系电话:023-49850166

邮政编码: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59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督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