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第36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8-13

永环函〔2021〕11号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五次会议第362号提案的复函

张红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整合环境信息平台的提案》(第362号)收悉,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生态环境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生态环境大数据是支撑生态环境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在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局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平台主要是在市生态环境局统筹下开展建设,目前完善了在线监测监控平台、网上行政审批平台、环境监察信息管理系统、环境风险应急指挥系统、12369投诉受理系统、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系统、自然保护地管理系统、水污染防治系统等40余个数据化业务管理系统,将生态环境管理各方面信息进行数据化管理,并将各系统统一纳入生态环境系统办公平台,提升了环保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同时,我局根据全市环境重点工作,建成临江河流域数据监控系统和大气环境网格化与智能监管系统,强化了流域水质智能预警和监管手段,增强了区域环境大气污染感知能力和防治精细化水平。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多,相互关联少。生态环境工作涵盖面广,为强化日常业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市局在各项工作领域均开发建设了相关的业务子系统,但各系统独立运行,信息无法关联,数据无法共享,重复填报或提交相同信息、资料等情况较多。且各系统主要数据来源于基层收集,同时也造成基层工作人员业务量大幅度增加。

(二)业务平台多,服务平台少。目前建设的生态环境信息平台大多数应用于生态环境系统内部数据的填报分析,目前仅“渝快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排污许可证的系统”等少量系统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层面上的系统较少,在政策咨询性、解读性系统建设上仍显不足。

(三)市级主导多,区县开发少。目前我局主要应用的系统大部分为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建设和运维,各区县生态环境局部门主要负责日常信息填报和数据应用,区县部门在系统建设中发言权和参与度少,导致部分系统内容与各区县实情不一致,影响工作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2019年,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将生态宜居纳入到主要建设指标,明确建设智慧环保系统。同时重庆市“云长制”明确对区级自建信息化系统进行迁云和整合,国家级、重庆市级信息系统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整合。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已制定《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规划》,计划加强大数据整合,强化大数据综合应用,形成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有效避免反复提供数据、资料等情况。同时大力开发建设公共服务系统,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集成群众关心关注等热点难点问题,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增加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我局将按照市生态环境局大数据总体规划和永川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相关要求,严格落实自身工作责任,全力配合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同时我局持续强化公众服务,持续减简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加强高效帮扶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此复函已经蒋洪林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

2021年4月7日

(联系人:陈刚,联系电话:02349584705,邮政编码: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1年4月8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