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291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1-05-24

九三学社永川区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第291号)收悉,感谢你委对永川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区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复函如下:

一、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人才任用制度问题

(一)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凡进必考”。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渝人发〔200644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11326号)等有关规定,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式选拔任用外,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招聘单位负责拟制招聘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查后送区人力社保局审核并报市人力社保局审定发布。为引导优秀人才向事业单位集聚,畅通“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渠道,急需紧缺人才由市人力社保局根据以往招聘情况以及当时人才供需状况等研究认定,引进人才须按规定程序报市人力社保局核准后,制定招聘工作方案并按规定组织实施。

(二)加大文化人才引才招聘力度。按照全区人才工作的统一部署,近年来,区委人才办会同区人力社保局及相关单位,采取考核招聘方式,面向社会开展紧缺急需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工作,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4名。针对文化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开展调查摸底,积极组织实施文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公招聘用10名优秀人才充实到文化事业单位,提升了文化工作队伍水平,为我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你委的建议,通过合理设置招聘条件、优化招聘程序,进一步支持和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二、关于优化岗位设置,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问题

(一)拓宽文化专技人员成长通道。根据《重庆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渝人发〔20082号)和《关于文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整的通知》(渝人社发201561号)等规定,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按照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岗位设置的总量应与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数保持一致。2015年,为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优化文化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拓宽文化专技人员成长通道,重庆市对全市文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进行调整,提高全市文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文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区县属文化事业单位总体控制目标原则上为1.54.54,乡镇(街道)文化事业单位总体控制目标原则上为145。此次调整充分调动了全区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创新积极性,推动我区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繁荣。按照规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须按规定程序报市人力社保局备案审批,区县无权限调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对你委提出的“提高文化事业单位高级职称比例”的建议,我们已经向市人力社保局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二)深化文化职称制度改革。一是组建重庆市文化系列群众文化、图书资料、新闻、文物博物、艺术等5个专业中级职务永川片区评审委员会,配合做好永川、江津、合川、大足、綦江、荣昌、铜梁、璧山、潼南、万盛等10个区文化系列中、初级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二是按照人社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重庆市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渝人社发〔201960号)精神,推进文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对文化艺术领域职称评定重点考察艺术专业人员的政治立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从业操守,根据文化艺术领域文化艺术创作人才、艺术表演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传承传播和文化艺术研究人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新兴文化领域人才等不同类型特点,侧重不同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确有真才实学、能力和业绩突出、业内和社会认可的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全市特殊人才职称申报绿色通道评定职称。近年来文化人才获得职称的人员数量有较大突破,共有68人取得职称,其中,中级24人、副高2人、正高1人。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训提升队伍素质。一是每年组织区文化馆、图书馆馆长参加为期1周的全国文图两馆馆长培训,选派专业干部参加全国群众文艺创作音乐、戏剧、曲艺高级研修班为期1个月的专业培训,组织文图两馆和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参加重庆市文化系统组织的业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1个月左右,切实提升基层文化管理人才和文艺专业人员的素质能力。二是强化对基层文化专干和业余文化骨干的培训,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每年组织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或文化专干进行一次为期1周的培训;区文化艺术馆采取下乡指导和分级培训方式,对区内民间文艺团队、业余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辅导,每次培训时间3-5天,年培训文艺骨干500余人次。

三、关于加强基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问题

(一)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支撑。我局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好有关文化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充实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工作,培养扎根基层青年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积极引导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向艰苦偏远地区流动,通过约定最低服务期限、追究违约责任等方式,促进文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以切实支持基层文化事业发展。

(二)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按照“宣传—动员—招募—培训—建档—派遣—管理—支持—评价—表彰—记录”志愿服务工作链条和管理机制,创新文化志愿者工作机制。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6部门开展2020年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有关要求,积极向上级推荐区文化艺术馆施永祥、双石社区姜春艳为最美志愿者、区文化艺术馆群星艺术团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昌州艺谈—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双石社区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此函已经苟晓梅局长审签。对以上复函你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永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524

    人:苟江丽

联系电话:49820319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