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第020号提案的复函
王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扶持直播电商推动我区农产品走向全国的提案》(第20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电子商务和直播电商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网络店铺约1万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注册登记的线上主体4000余家。2020年我区电子商务交易额301亿元,同比增幅33.6%,网络零售额30亿元,同比增幅2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62亿元。
电商与直播都是时代与信息技术的产物,这几年国家政策调整,电商平台开启惠农与助农行动,农户利用“电商+直播+农产品”形式进行销售,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直播产业发展迎来的巨大契机。2020年以来我区开展线上直播2000余场,电商直播收入5000多万元,其中销售农产品600多万元,当前永川电商直播还存在氛围不浓烈,持续开展电商直播带货的平台较少。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优做强,提高农产品特色优势
扶持直播电商推动我区农产品走向全国,首先需要夯实我区农业基础,提升农产品品质,做好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我委和区农业农村委一是稳步发展基础产业,2020年全区粮油生产产值达15.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5%。畜牧产值达25.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全面完成当年生产任务指标。二是持续打造特色产业,全区茶叶、食用菌、水果、花椒等特色产业产量和产值均稳步增长,保障了我区特色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三是强化品牌培育推广,区农业农村委全年投入资金200万元持续开展茶叶品牌宣传活动。成功举办2020永川秀芽第四届斗茶大会、名优茶展销会等节会,组团参加中国(重庆)国际茶业博览会、南京、四川茶博会等。“永川秀芽”2020年评估价值达到21.98亿元。“永川红”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申报注册,黄瓜山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审,永川龙眼地理证明商标申请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区商务委支持永川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向上争取资金,为“黄大嫂红豆腐主题博物馆”申报电子商务扶持项目,获市级扶持资金30万元。
(二)加强规划引导,落实项目政策
一是启动编制《电子商务“十四五”规划》,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零售消费方式,以规划引领电子商务发展。二是制定出台《永川区推动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对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给予实际运营单位30万元、电子商务企业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市级荣誉称号的给予实际运营单位20万元、电子商务企业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快递物流企业发展和扶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给予资金扶持。
(三)强化品牌建设指导,助推农产品上网销售
为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拉动农产品网络销售,进一步促进我区网络交易市场不断发展,我委和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一是加强网货产品挖掘,包装松花皮蛋、永川水花、永川豆豉、永川秀芽、黄大嫂红豆腐、朱沱酸萝卜、松溉盐花生等一批扶贫网货产品,指导完善商标注册、产品包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问题。二是依托专业市场、商超组织开展农产品电商产销对接,松溉盐白菜、五间西瓜、黄瓜山梨、临江儿菜等各类农特产品均通过电商平台,快速实现市场拓展。三是建成吉之汇数字农品及醉诚商贸、微荞科技等电商平台,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拓宽渠道。四是优化网络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区市场监管局实行便利化登记,推行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积极引导电商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不断净化网络直播行业。
(四)开展活动,加大宣传,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
为宣传推广电商购物和农产品网络直播,我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协助举办2020年重庆区县领导直播带货—永川观摩现场,直播1小时销售扶贫产品162万元。二是举办“永川区农产品电商直播节”,当日直播平台销售4361单,交易额28万元。三是举办第一届永川区电商创业争霸赛,比赛专设有直播带货比拼环节,现场直播带货网友观看量14.75万,订单量1.18万单,累计销售额近12万元。四是精选启徕营销公司开展消费扶贫直播15场,销售扶贫产品及农特产品32万余元。五是2021年1月举办永川区第二届电商节暨电商扶贫爱心购活动,设置有抖音网红直播间,2小时销售直播观看人数达15万人次,销售永川农特产品共计成交订单1543余单,成交金额4.5万余元。
区市场监管局面向普通电子商务经营者和消费者,区分不同群体和受众,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转发、投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普法进商户、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扩大《电子商务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公众认知度,为电商企业提供依法登记、亮照亮标、网络促销、广告发布等方面指导,使网络交易经营者了解和掌握网络经营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行为规范,自觉维护网络市场秩序,使消费者进一步提高网络交易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从而为网络监管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执法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直播内容单一
很多的农产品直播内容简单为采摘、食用体验、产品打包等,风格单一,没有新意。千篇一律的直播内容,过度消费观众的新鲜感,影响农产品销售。
(二)产品质量与销售成本问题
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使得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在包装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农产品在直播销售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承担卫生、运输以及管理方面的责任,这增加了农产品销售成本。
(三)后期配套服务不完善
农产品的直播销售将重心放在销售上,而忽视了更加重要的配送及理赔环节。发货慢、反映问题无人回复等问题,降低了购买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造成客源流失,增大了销售商对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难度。
(四)缺乏直播带货销售人才
一个完整的直播团队包括主播、助理、场控、策划、BD、数据分析,需要至少6人,目前相关直播人才匮乏,成熟的直播企业较少,成为制约直播带货发展的一大阻碍。直播的成本较低,主播的入门门槛较低,主播专业度令人堪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直播内容引导
农产品直播营销内容应进行丰富,并且避免低俗内容污染,在农产品直播销售中应当为农产品注入人文气息,来增强与消费者的共鸣。直播不仅应包涵对产品基本情况的介绍,还应对农产品的食用注意事项及其他衍生事项做出解释说明,体现直播的人性化。通过直播,除了让消费者了解农产品的基本信息外,还要让消费者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知晓当地的特色文化、感受当地淳朴民 风和人文情怀,将网络直播化成一种文化和艺术,让消费者通过观 看直播有所收获有所触动,使得农产品在悄无声息中在消费者的心中扎根,提升农产品的感染力,避免将直播营销发展为畸形营销,以销量为中心,忽视消费者的心灵体验。
(二)提升农产品品质,降低物流成本
区农业农村委继续加强对全区农产品的生产指导,提升我区农产品品质。我委和渝邮管七分局继续推进“交快合作”,由永南物流园统一负责城镇快件运输,通过整合城镇快递运输资源,降低快件运输成本。与渝邮管七分局、农委、供销社等部门紧密协作,引导顺丰在何埂打造“顺丰小镇”,在两个村由供销社提供免费场地开展试点,推动快递服务进村,带动农产品直接由村直销寄递进城。加快推进“快递进村”方案制定,通过在何埂镇试点,进一步完善“快递进村”工作实施方案。
(三)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加强宣传推广
永川电商协会下设直播电商专委会牵头为永川农产品进行直播带货;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直播基地,邀请直播团队入驻,排班直播,由区农村电商共服务中心为各直播团队组织产品供应,解决直播供应链问题;开展永川区第二届电商直播节,通过节庆活动营造直播氛围;由直播专委会牵头通过室外、室内为本地农产品直播场次达到18场/月,室内直播每场不低于4小时,室外直播每场不低于2小时;邀请永川企业入驻“云上永川”本地电商平台,由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协助推广平台商家,并设计推广活动。
(四)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力度
邀请重庆直播联盟、抖音、腾讯来永为企业进行直播电商培训,为企业培养直播意识;组织直播团队外出到其他省市交流学习;与人社、扶贫、残联、妇联等单位联系沟通,整合资源,继续培训各类电商人才。依托邮政集团永川分公司、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销等电子商务企业邀请重庆知名电商运营服务专家,重点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合作社、大学生村官、返乡人才、贫困户电商从业者等群体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化培训,努力培养一批适合本地电商发展、掌握电子商务理论、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农村电商实用型人才,打造职业电商营销人员队伍,支持鼓励他们走向全国,开拓新的市场,推动全县“互联网+”农产品销售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此复函已经张静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商务委员会
202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