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10号提案二次办理的复函
医药卫生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提案》(第010号)已收悉,经二次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委按照第一次办理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以重医附属永川医院为龙头医联体,区中医院、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牵头的4个区级医联体,27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13所村卫生室全部参与、8家民营医院参与的医疗机构全覆盖的“1+4+N”网格化医联体。印发《关于成立永川区城市医疗联合体(医共体)“三通”建设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永医改办发〔2020〕2号)、《关于做好城市医疗联合体(医共体)“三通”建设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永卫健〔2020〕65号),明确各成员单位、委属机关相关科室、医联体单位职责,加强与各部门各单位间协同配合,建立永川区城市医联体“三通”建设工作群,有序推进建设工作。7月15日,已召开区城市医疗联合体(医共体)“三通”建设管理委员会议,审议通过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城市医联体、区人民医院医联体、区中医院医联体、区妇幼健康联盟、区儿科专科联盟工作实施方案、章程。8月14日,召集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召开区县域医共体“三通”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就市级下达的区县域医共体“三通”建设试点监测评价指标进行逐项分析。现5家医联体工作方案、章程、绩效考核方案已报区卫生健康委备案。
(二)签订合作协议。5家牵头医院与成员单位通过网络会谈、实地调研、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成员单位的意见建议,了解发展需求和重点帮扶内容,实施个性化精准帮扶。5月21日,区人民医院举办医联体建设协议签订仪式,与12家成员单位签订医联体建设协议。6月10日,区儿童医院第一阶段与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何埂镇卫生院、三教镇卫生院签订儿科专科联盟合作协议。7月区妇幼保健院与24家成员单位签订联盟协议。9月区中医院召开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与15家成员单位签订协作协议,9月30日,区中医院向红炉镇卫生院赠送一批总价值4万余元的中医诊疗设备。
(三)推进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正在进行第二期升级工程,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远程医技平台已建成影像、心电远程中心,病理、临检中心正在规划筹备中。建设投用全区卫生健康单位视频会议系统,设立1个指挥中心、7个区级单位分会场、23个镇街终端,实现主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全区卫生健康单位同屏在线的会议模式,提升会议召开的时效性和统筹性。建设完善妇幼信息化平台功能模块28个,医疗机构使用覆盖率100%。全区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两癌”筛查项目、孕前优生检查、婚检及地中海贫血筛查项目,均实现了无纸化管理。区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向医联体成员单位开放,按照院内内设科室进行管理,现已与双石镇卫生院签订消毒供应代消毒服务协议。区妇幼保健院区域检验病理中心面向成员单位开放接收病理和血液标本,提高标本检测质量,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
(四)优化分级诊疗服务。依托区中医院、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开展远程诊疗服务,2020年1-9月上转2081人,下转535人,远程影像和心电16754人次,开展健康讲座48次,诊疗活动30余次,开展基层业务培训20余次,做好业务“传、帮、带”,助推基层人员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
(五)强化医防融合。5月印发《永川区医防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永卫健〔2020〕111号),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坚持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两手抓”,以医带防、以防促医、医防融合,截至目前,全区常住人口已签约33.72万人,重点人群签约14.85万人。
(六)推动人才上下流动。探索统筹全区专业技术人员调配,推行“县聘镇用、镇聘村用”,2020年初,通过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招,招聘3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镇卫生院村医岗位,提升辖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中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沱镇卫生院等1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99名管理、专技人员充实到本院门诊、分院、村卫生室,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正结合医院实际,拟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下沉到基层服务工作方案,落实“县聘镇用”。
(七)加强技术指导。牵头单位的专家优质资源深入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教学查房、学术讲座、义诊等活动。5月12日,重医附属永川医院组织儿科、产科、感染科专家到胜利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寿场进行义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月13日,区儿童医院开展首次儿科专科联盟培训,开展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知识培训;7月9日,区中医院骨科团队到三教镇卫生院开展座谈、会诊、业务指导。区人民医院老年科同胜利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合作,服务辖区老年群体。各医联体牵头单位与成员单位对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线上答疑,开展技术指导。2020年1-9月各牵头单位下派管理和专家900余人次,培训医务人员3564人次,免费接受医护进修人员75人次。
(八)加强药品管理。8月13日,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永川区医联体(医共体)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实施方案的通知》(永卫健〔2020〕286号),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成立医联体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实行统一行政管理、统一药品清单、统一药品配备、统一药品配送、统一药学服务,统一信息管理“六统一”,确保区医联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满足基层患者需求。10月,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在各自医联体内分别制定统一用药目录清单,清单明细具体到药品通用品、规格、剂型。
(九)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区中医院、人民医院作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医院,按要求已于4月21日前采集报送2017-2019年DRG付费医保住院历史数据;按医保信息采集标准要求已于5月完成系统对接和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及电子病历数据接入,统一实时数据上传。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将于2021年开展DRG试运行。
(十)强化财务管理。10月23日,组织医联体成员单位代表召开城市医联体(医共体)“三通”建设资金池运行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研讨会,讨论资金池管理和使用办法。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与区财政局及相关部门协调,加大政府对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的投入。
(二)加强与区委编办沟通协调,医联体内人员编制统筹使用,如医联体内人员流动不受编制限制。
(三)拟于11月印发“资金池”运行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运行使用。
(四)督促重医附属永川医院完善病人转诊永川区外的制度,规范转诊秩序。
此复函已经邹光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1月2日
联系人:唐聪
联系电话:49866870
邮政编码: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