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2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0-08-14

九三学社永川区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区茶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提案》(第022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永川是全国早市名优茶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重庆市百亿级产业茶叶综合示范区。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围绕你们的提案,区农业农村委将从以下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及时调整用地规划,专项用于三产融合发展

经过区农业农村委委托专业测绘公司普查,全区现有适宜种茶林地77864.27亩,共计区划3034个小班,涉及13个镇街49个村(管护站),其中公益林面积15639.15亩(国家公益林面积5175.13亩,地方公益林面积10464.02亩),商品林面积62225.12亩。这部分林地多为残次林、低产林、退化商品林,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较差。为此,区农业农村委将协调区林业部门加强与市上相关部门的对接,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力争将适宜种茶的公益林和商品林用地全部调整为茶园建设规划用地,为我区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三产高质量发展

茶叶一、二、三产业发展环环紧扣,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此,我们将在产业每个环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做大做强永川茶产业为目标,深化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三产高质量发展。

  (一)强基地。引进和推广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重点抓好标准茶园建设和现有茶园管理,推动茶叶一产业的快速发展。

1.大力推行标准化茶园建设。按照集中连片、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的原则,以早中晚品种、特异性品种适度比例搭配,推广以绿色防控、有机培肥为核心的两减栽培技术,示范建设有机茶园、绿色食品茶园,全面推广产品溯源体系建设,重点抓好英山片区茶叶产业园和10个标准茶园建设,包括:在大安街道、永荣镇、宝峰镇各建设2个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标准茶园;在何埂镇、红炉镇、双石镇、金龙镇各建设1个规模1000亩以上的标准茶园,确保新建基地每年以10000亩以上的速度发展。2025年,新建标准化茶园5万亩。

2.切实加强现有茶园管理。一方面,管好近几年新栽3万多亩茶园,着力推广绿色防控、有机替代化肥、夏秋季统一修剪等技术,使新栽幼树尽快投产见效;另一方面,加速低产低效茶园改造,通过土壤改良、树冠培育、科学施肥等技术,对我区现有2万亩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升级,今年计划改造2000亩,切实提高衰老茶园产量和产值。  

3.开展观光体验茶园示范建设。围绕满足消费者观光体验需求要素,以标准茶园为基础,进行道路、景观、配套设施等升级改造建设,在箕山、云雾山、英山探索建设观光体验示范茶园3个,面积各500亩,并将其纳入乡村旅游宣传营销,为茶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示范点。

(二)提加工。坚持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以茶叶产品品质为核心,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动茶叶第二产业发展。

1.提档升级茶叶加工厂。按照大、中、小型茶叶加工厂的合理化区域布局,以连续化、标准化、清洁化为标准,以改建、新建厂房和更新设备为重点,支持全区茶叶加工厂发展,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培育龙头企业20家(其中市农综办重点支持对象2家龙、区级重点支持企业18家),培育家庭式加工厂30家,形成“20+30”的茶企发展新格局。

2.建设茶叶体验加工示范车间。围绕3个观光体验茶园布局,与农村休闲旅游密切结合,在云岭、玉琳、永荣等重点企业,推进以手工制茶和微型机械加工为主的茶叶体验车间示范建设,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旅游体验需求。

3.提升茶叶加工工艺和产品创新。着力推广针形名优茶叶加工技术,打造全国优质针形名茶基地,支持重庆茶研所和又一春、玉琳茶业、石笋山生态农业等企业进行功夫红茶、红碎茶以及其他品类的工艺创新和茶产品、茶制品开发,全区形成1绿(针形名茶) 2(工夫红茶、红碎茶) +N的产品组合,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促销售。坚持品牌化、高效化发展,以服务消费者为核心,充分利用新媒体、新观念、新思路,推动茶叶第三产业发展。

1.抓好实体店销售。支持企业开设茶叶专卖店,扩大产品在重百、新世纪、永辉等大型超市的销售份额;鼓励企业在市内外开设永川秀芽网点100家;同时,完善永川秀芽茶业中心配套功能,充分利用其内部设施及其周边环境,规划建设一批形态各异、茶文化氛围浓厚、规格不等的大小茶馆,使其既能购茶、又能品茶,更能休闲,打造茶文化一条街。为鼓励入驻茶业中心门店开门经营,对入驻企业按每天50/个门店的标准,分别给予财政资金补助。

2.抓好产品网上销售。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百度、天猫、淘宝、京东等互联网,开展产品促销,区茶叶行业协会通过百度专门建立了永川秀芽网站,13个授权企业均设有专门的销售窗口;从今年开始,对重点企业参与网上销售的,除一次性补助其开建费外,以后每年还将视其网上销售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现全区有10余家企业实现了网上销售。

3.抓好重点企业参展。今年我区将组织区内重点企业参加重庆茶文化节、重庆国际茶博会以及四川、杭州等5个茶博会。充分利用展会平台,积极宣传、销售企业产品,扩大永川秀芽品牌的影响力。

4.办好一节一会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开拓创新,努力办好两年一届的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和一年一届的永川秀芽斗茶大会。今年,永川秀芽第四届斗茶大会正在抓紧筹备之中。通过举办旅游节和斗茶大会,开展大型茶叶展销活动,努力促进产品销售。

5.搞好永川秀芽品牌推广。加大广告投放力度,聘请资深品牌策划公司,对永川秀芽从品牌设计、品牌运营、产品包装等方面进一步策划包装。继续在电视、网络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重要旅游景点投放宣传广告,在区内各宾馆投放简易宣传册,全方位宣传和展示永川秀芽,从根本上提高永川秀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基地,努力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围绕茶叶采摘、制作、茶艺、营销、文化、科研、表演、茶俗展示以及食、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打造茶旅融合发展三大示范基地,延伸茶叶产业链条,不断壮大茶叶产业。

(一)茶科技引领型基地。以重庆市茶研所科研基地-箕山为主,辅以重庆茶叶博物馆,利用先进的科研设施和优秀人才,建缤纷茶叶种植区、永川秀芽非遗传承手工制茶体验馆,引进互联网+”概念,运用互联网+认养的发展模式,建立智慧茶园及高品位茶旅融合样本。管好、用好茶博馆平台,继续完善重庆茶叶博物馆功能,深度挖掘、研究和充分展示永川地域特色茶文化,形成参观、体验、表演于一体,加大茶文化、茶知识的传播,提升市民整体文化素养,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二)茶山浪漫型基地。以石笋山茶园和景区为主,唱茶山情歌、制合欢茶等,开发观看日出、茶园登山、骑行、茶艺比拼、休闲烧烤、自助K歌、轻松舞会等系列活动,打造茶园浪漫梦示范基地。

(三)茶文化休闲型基地。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努力建设茶文化产业园,以建一片茶园,成一个景点,富一方百姓的思路推进茶旅融合。通过景观改造和花木补植,美化茶园的景观,赋予茶园同季或错季既可采茶,亦能赏花的生态旅游功能,逐步优化和推出茶园生态游线路,打造具有永川特色的茶文化生态旅游。重点打造箕山茶与竹、永荣茶与禅”“茶与楠、何埂石笋山茶与情、大安花果山茶与民俗、宝峰龙凤桥茶与农耕为主题的5个茶文化产业园建设,每个茶文化产业园培育5—10茶家乐,突出泡茶、赏茶、茶艺表演为主的休闲旅游特色,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此复函已经区农业农村委赵亚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420

人:文艺

联系电话:023-49850166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