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四次会议第35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0-08-10

陈晓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收集传承永川三线企业历史的提案》(第352号)收悉,经与区教委、区档案馆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三线建设基本情况

1964年至1980年,在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超过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40%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二、永川三线企业基本信息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24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24研究所(成字128部队),现更名为半导体集成电路研究所(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先后隶属于国防科委、第四机械工程部、电子工业部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属中型事业单位,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模拟集成电路研究所,是国家Ⅰ类骨干研究所。主要从事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等设备软件的开发和生产,是我国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和生产重要基地。其生产的AD/DA转换器、高性能放大器等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定位、导航、汽车等领域,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水平。1993年,研究所完全搬迁至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14号,其原有遗址位于永川区光彩大道368号,现产权归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所有。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26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26研究所(成字164部队),现更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4研究所),先后隶属于国防科委、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属中型事业单位,是国内最早从事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国家一类重点研究所。主要从事声表面波技术、声光技术等研究,生产声光器件、压电与声光晶体材料等设备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等领域,部分项目处于国内或世界领先水平。1996年,研究所完全搬迁至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14号,其原有遗址位于永川区双石镇,现产权归重庆渝西监狱所有。

(三)第四机械工业部一四四四研究所

第四机械工业部一四四四研究所(成字127部队),现更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4研究所,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从事半导体光电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的国家Ⅰ类研究所。主要从事半导体光探测技术、半导体光发射技术、光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研究,科研产品包括半导体光发射器件、半导体光探测器件、半导体可见光电荷耦合摄像器件等六大类,合计76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与控制、侦查与遥感、指导与跟踪、光电对抗等领域。1996年,研究所完全搬迁至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14号,其原有遗址位于永川区昌州大道28号,现产权归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所有。

(四)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65厂始建于1967年,现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本部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新征在建土地47万平方米),共有员工1570人,主要研制和生产大功率柴油机燃气轮机关键配套件。公司大力发展高端液压、滑动轴承和环保能源等装备产业大功率动力配套领域国内同行业中技术水品最高、研制能力最强、型号范围最广。除军用外,广泛应用于船舶、电站、机车、石油、泵站、大型矿山机械等各个行业。公司位于永川区探花404

(五)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462厂始建于1967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舰船行业唯一一家研制生产液压基础件及系统集成的企业,是海、陆、空等多兵种液压装置研发生产基地,国家液压行业骨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机电液一体化总装集成综合技术水平和生产配套能力,拥有国内同行业先进的制造检测设备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产品检测和试验手段齐全,热处理工艺手段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产品涵盖多个军兵种,以及船舶、工程机械、海洋工程、风电、水电、光热发电、冶金、汽车配套等众多领域。公司原址位于永川区萱花路284号,2016年11月1日正式搬迁至凤凰湖园区

(六)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

重庆跃进机械厂有限公司(466厂)始建于1966,现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从事船用低速、中速和高速大功率低速机轴瓦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大功率柴油机关键运动件轴瓦、气阀、泵、凸轮、连杆;中低速柴油机功能部套;中、高船用空气压缩机及石化、风电行业配套产品,用户覆盖了船舶、铁道、海运石化、发电、远洋渔业、内河航运等行业,是国内同行业中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企业。公司位于永川区化工1

三、三线精神的传承发扬

三线建设是一段璀璨的红色记忆,三线建设者克服了千难万险,为祖国的工业化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力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也铸就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发扬“奉献祖国、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三线企业相继离永,在永川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慢慢退去,但是三线企业、三线精神仍对对永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弘扬三线精神 推动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常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三线建设是党中央在新中国特殊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三线决策的指引下,沿海发达地区支援内地落后地区,三线建设需要什么,各行各业即支持什么。在原材料和技术相对缺乏的三线地区,各地前来支援的精干队伍团结协作、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因此,要充分发扬三线建设的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精神,引领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斗锐意进取利用新思想指导产业发展,把三线精神融入到新时期经济建设发展中,为永川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二)保护三线遗址 加强宣传学习

要精心守护和传承好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今天的三线建设成果已不限于工业和国防建设,它已成为我国独立自主走工业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也是三线时代风貌的文化遗存,理应认真研究,好好保护。三线遗址作为三线精神最好的展示,是我们党史国史研究的一座宝库,应该在新的时期发扬光大。传承三线精神,要深刻领会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多方式、多角度认知三线精神及相关文化。因此,要加强三线精神的宣传工作,号召全人民学习新精神、新思想,传承三线精神及相关文化更好地将三线精神传承发扬

(三)完善书本课程 丰富实践活动

要加强三线历史、民俗风情、古建遗址、传统技艺的收录整理,将资料针对性的纳入学校校本教材和课程之中,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开展知识讲座,邀请三线建设者亲身讲解,促进三线历史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考察、访谈调研,深入了解三线企业历史变迁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永川、建设永川的使命感。

此复函已经余波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0年5月XX日

联系电话:49583899

联系人:周建平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