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0-07-15

黄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未成年人预防性侵相关工作的提案》(第105号)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区民政局、区公安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伤害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您提案中的建议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与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近年来,区教委、民政局、公安局、妇联等部门切实加强了部门联动协作,在预防未成年人性侵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并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用好课堂,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区教委严格落实教育部课程标准,在全区中小学中全面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包含性教育)、安全与法治教育课,做到教师、教材、教案、课时、考核“五落实”。内容包含了生理学知识、青春期发育、艾滋病防控,以及性伦理、性道德、性法治等方面。小学阶段,重在帮助未成年人识别性侵危险、知道自救和寻求帮助;中学阶段,重在建构性道德、性法治理念。其他学科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结合课程实际,做好了学科渗透。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均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必修课,占3学分、48学时。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对各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法治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

二、广泛宣传,多途径开展法治教育

区教委在全区中小学持续开展法治健康安全“三进校园”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学生参观永川区法治教育基地,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各学校通过学校黑板报、宣传窗、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在“3.8妇女维权周”、“12.4”法治宣传日等时间节点进行集中宣传,并将未成年人预防性侵教育融入法律知识竞赛、有奖征文、图片展等法治宣传教育中。

区公安局联合区关工委、检察院等部门组建普法宣讲团、“莎姐”讲师团,深入各学校开展了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与法同行、阳光成长”等主题的青少年法治宣讲活动。将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工作作为法治副校长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使用以案说法、警示违法后果等方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广泛印发《学生安全手册》《告家长书》等宣传资料,向未成年人及家长传授预防性侵害方法,大力宣传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法律、法规。2019年,重点加强了对农村偏远地区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法治宣传和自护教育,遏制未成年人性侵案件发生。

三、部门协作,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区民政局牵头,摸清全区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底数,按季度实行动态管理。截止2019年末,全区有困境儿童3524人,占16周岁以下儿童的3.15%;有农村留守儿童1908人,占16周岁以下儿童的1.7%。对以上重点关注群体,民政局会同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相伴成长、共同监护”专项行动,筛查出监护差、无户籍、残疾、患病等农村留守儿童重点对象25人,转介公安、教委和镇街做好了干预帮扶工作。督促落实家庭监护责任,留守儿童委托监护协议签订率100%

区公安局牵头,突出三方面“加强”:一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指导学校排查隐患,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无故旷课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性侵害,立即立案调查处理。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管控,落实护学岗,强化上下学高峰巡逻防范,及时排查学校及周边治安隐患和重点人员,为未成年人创建安全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二是加强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管控。对于有性侵犯罪前科的人员,及时通报户籍地派出所,列入重点人员进行管理,实现本地、外地联防联控。对已查明利用从事医生、教师、培训等职业实施性侵的犯罪嫌疑人,建议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提出“从业禁止”的量刑建议,防止犯罪嫌疑人刑罚执行完毕继续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职业。会同相关部门强化歌舞、网吧等娱乐场所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三是加强性侵犯罪惩处和被害人关爱。在案件调查处理过程中,认真落实公安、检察、卫健部门和医院“一站式”服务性侵未成年被害人工作制度,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安抚,配合学校落实关心关爱、救助帮扶措施,助力他们尽早走出心理阴影,促进身心健康。

区教委紧紧围绕“预防性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主题,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期在全区六、七年级560个班级中,讲授“男生女生悄悄话”、“勇敢说‘NO’”等预防性侵主题教育,开展了绘画、微视频等作品征集活动。各学校集中办好充分利用班队会、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载体,通过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征文评比等方法,面向青少年做好预防性侵的普及宣传。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向家长逐步普及如何帮助未成年人识别性侵危险、拒绝不良诱惑等,积极探索家长对子女进行性侵预防教育的模式,形成家校互动。

区卫健委持续开放区儿童医院作为我区青少年性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截至目前,通过学校组织参观、家长带领、基地送课到校的方式,已有60余所学校的24000余家长及学生接受了专业的基地宣传。

四、突出重点,持续完善机制体制

2020年,将继续完善教委、民政、公安、妇联等参与的多部门协作机制,重点落实以下工作:一是全面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二是联合出台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三是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拓展关爱服务范围,提升家庭监护能力,落实强制报告责任。四是进一步打造区儿童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的性教育基地特色,更好地为全区未成年人服务。五是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场所、时段的监管,加强性侵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力度。六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会同团区委、区妇联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安全防范、“春苗守护”等社工项目,对监护缺失的儿童实行定期探访、一对一保护,坚决防止未成年人被性侵等极端事件。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主任赵德君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

2020年410

联 系 人:龙红利

联系电话:49861018

邮政编码:402160


(此件主动公开,本文有删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