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9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4-06-14

王明安代表

提出的《关于推动永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对永川装备制造业的关心,我委高度重视的此项建议,经研究,现就提出的建议回复如下:

一是壮大产业规模。2023年,全区高端装备产业现有规上企业60家,实现产值297.2亿元,同比增长17.1%,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16.4%。当前我区建有中德智能产业园、市级铸锻工业园,在智能制造装备、动力装备、冷链装备、能源装备、装备基础件等细分领域实现了产业集聚。今年329-30日,在我委大力推动下,联合新华社和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在永举办了首届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赛总决赛暨创新大会和2024年智能检测装备产业推进大会,促成全国知名院士专家、重点企业、院校共600余人齐聚,14家参赛企业优秀技术成果与我区达成意向签约,储备了北自所等一批科技变革领域前沿招商项目,加快推进智能检测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步,我区将加强“央地”合作对接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承接,积极谋划部署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和平台,加快培育壮大智能检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能源装备等5大细分产业集群,聚力创建国家高端装备产业集聚新高地,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先行区。

二是完善产业配套。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制造业基地,永川正在筹备承办2024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共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活动,竭力推进成渝八方装备制造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机制共建、错位竞争,推动成渝地区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同时,经大力争取,工信部装备一司拟于六月下旬在永召开智能检测装备重点企业座谈会和中车集团龙头企业座谈会,共谋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计。下一步将借助“央地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备份契机,充分发挥永川区位交通、职教人才等优势,加快建设国家装备制造业备份基地,争取建设国家级智能检测装备产业示范区,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提高全区整体装备制造业水平。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成功培育红江机械和新泰机械2家企业3个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获市级认定,并获得2024年市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专项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今年5月出台的《永川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中明确对获得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市级创新平台建设的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市区两级财税支持政策,为企业在技术攻关、生产制造、平台搭建、应用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首购首用等国家和市级支持政策,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四是培育产业人才。近年来,永川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办学导向,支持相关职业院校增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智能装备、大数据等专业85个。深化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区17所大中专院校与驻地企业共同开设订单班和中国特色学徒制班178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超过1300个。下一步将围绕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立足永川西部职教基地定位,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广泛吸引集聚国内外领军人才、顶尖团队来发展,大力培养本土科技领军人才和技能人才,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

此复函已经李国财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4527

人:王智礼

联系电话:49828709

邮政编码:49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