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4007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4-05-30

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4007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

答复函

胥丽代表:

感谢您对永川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把中医心理文化纳入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20240073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中西医融合。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永川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永川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永川委办发〔20212号),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区精神卫生中心中医科室和中药房建设,将中西医结合制度纳入医院章程,积极促进中医心理文化和现代心理学的融合运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方案。区精神卫生中心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减轻精神类药物副作用。

(二)强化精神卫生工作。2024 年永川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提出,创建三级标准化精神卫生中心,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设立精神科(心理科),专职精神疾病防治人员与辖区在册精神障碍患者比例达到1:80,落实多部门分色管理要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超过95%,规律服药率超过 85%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和规划,为中医心理诊疗纳入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条件。通过强化精神卫生工作,培养一批具备中医心理文化素养的中医药人才,提高医疗机构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同时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更多就诊途径和便捷服务。

(三)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全区23个镇街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精神障碍患者和亚健康人群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如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情志调摄列为服务项目,要求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配置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四)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救治救助制度,推动实施免费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政策。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永川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强抑郁症综合干预,促进各部门和社会各方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目前永川区中医院心理睡眠中心已和北京广安门医院及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有了初步学术交流,条件成熟时可推动院际学术交流、协作。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政策与法规支持。推动相关政策与法规关注中医心理文化,为中医心理文化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规范,提高中医心理服务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二)挖掘中医心理文化的潜力。加强中医心理文化的科学研究,深入探讨其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积极推动中医心理文化纳入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与教委协作,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普及行动中引入中医心理文化内容。加强与心理学专家的交流合作,对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教师、重点人群服务人员、基层干部、网格员开展培训。提高全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度,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效缓解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压力。

(三)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区精神卫生中心在中医心理诊疗上的能力。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设立精神科(心理科),将中医心理文化纳入服务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精神科医师数量和服务水平,将心理救援小组作为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组成部分,有效开展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心理支持和干预。

中医心理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希望在共同的努力下将其发扬光大,为民造福。

此复函已经张明春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527

人:刘

联系电话:49822993

邮政编码:4021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便民地图
公开信箱
智能问答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07006009号-1 网站标识码:5001180002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123号

返回顶部